環保署宣布,明年11月開始PVC將被禁止用來製造盛裝食物的容器。
生活 2021.11.26 18:43 臺北時間

環保署預告 明年11/1禁PVC材質當食物容器

記者|陳曉涵

攝影|王仲鈞

日常生活中,許多用來裝食物、比較薄的塑膠盒、外帶盒,像是火鍋料、雞蛋等等,如果上面的編號是3號,那代表它是PVC,也就是「聚氯乙烯」材質。環保署預告,從明年11月開始,PVC將被禁止用來製造盛裝食物的容器,因為不但可能會有塑化劑滲入食物中,當它廢棄進入焚化爐時,還會產生大量戴奧辛。

想吃火鍋,拿起魚餃,薄薄的塑膠盒一捏就是喀啦聲,類似材質經常可見,翻到底部上頭印了個「3」,不過這個3號塑膠PVC,不但不環保,更影響健康。

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會執秘謝炳輝:「(PVC)不耐熱,所以在製造相關的容器或包材等等,它的過程裡面需要去添加安定劑,它這些材質廢棄以後然後進入焚化,有可能也會產生戴奧辛等等。」

PVC就是所謂的聚氯乙烯,成本低製造又方便,因此大量被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但PVC製品對環境會有賀爾蒙作用,如果長期暴露有致癌風險,被環保團體稱為「毒塑膠」,因此環保署宣布從明年11月1日起,禁止生產、製造PVC來盛裝食物。

最常見的包含裝水果、餅乾的盒子、小吃外帶盒等,都在禁止範圍;另外非食品相關,像是保鮮膜、雨衣、悠遊卡、手機充電線等,則不在限制範圍內。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PVC)其實它是不耐高溫的,只要在我們的溫度大於60度或70度以上的話,它可能就會開始釋放出產生塑化劑,塑化劑的話它會影響人體內的雄激素減少,會影響生殖器官。」

儘管一再宣導,每年還是約有190到380公噸的PVC容器,其中和食品接觸的就有80公噸。雖然材質成本便宜,但PVC拿來裝食物,可能把塑化劑一併吃下肚,進到焚化爐燃燒產生毒氣,戴奧辛對人體和環境都是危害。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