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聯合稽查小組調查發現,進口牛肉、本土豬肉、雞肉、食用油品與加工火鍋料等五類食材漲幅最大。
生活 2022.01.05 09:42 臺北時間

餐飲業頻漲價 追中、上游供應商「五類食材漲最凶」 

記者|林妏緹

攝影|鏡新聞

因應原物料成本上升,餐飲業接連喊漲,令民眾大喊吃不消。經物價聯合稽查小組調查,發現進口牛肉、本土豬肉、雞肉、食用油品與加工火鍋料等五類食材漲幅最大。高檢署獲報後,啟動「查緝民生犯罪聯繫平台」,將由各地檢署與各縣市政府聯手追查,訪查中、上游供應商是否有囤積或散布不實資訊等抬價行為,以確保物價平穩。

近來連鎖餐飲業者「漲聲」響起,讓民眾荷包緊縮有感,不過法務部調查國內供應肉品、蔬果的上游並未有明顯價格波動,為防堵不肖業者藉機哄抬物價,行政院成立跨部會「物價聯合稽查小組」,並召開會議進行討論,全面稽查已漲價且具指標性的連鎖餐飲業。

經過三波行政調查、勾稽24間業者所提供的進貨資料,發現進口牛肉、本土豬肉、本土雞肉、食用油、加工火鍋料等五項食材成本漲幅最大,向上溯源訪查中、上游供應商,截至4日,已訪查26間供應商。

高檢署同步啟動偵查,3日發函要求各地檢署於15日前啟動「查緝民生犯罪聯繫平台」,與各縣市政府農政、衛政、警政與調查局合作,訪查中、上游供應商,除了將查明有無人為抬價而囤貨,也將釐清是否有廠商傳播不實訊息,造成預期性漲價的恐慌心態。

法務部指出,檢察官啟動偵查所依據的法條為刑法第251條「意圖抬高交易價格而囤積民生必需飲食、農產品、糧食,且要無正當理由不應市銷售者」,透過查價,查明盤商是否有大量進貨但小量賣出的行為,或是刻意放出不實風聲,營造缺貨假象,藉此哄抬價格牟利。

法務部強調,糧食售價由市場決定,但盤商若刻意囤貨不銷售以此抬價,或是意圖影響價格而散布假訊息可能觸法,最重可處3年刑,併科30萬元罰金。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