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2.04.01 14:57 臺北時間

公司辦理現金減資 立委呼籲金管會要嚴格審查

記者|蔣欣倫、謝弘睿

今年3月以來,陸續有16家公司辦理現金減資,金額高達571.45億元。這些公司的大股東拿回現金可以避稅,但小股民的股票變成零股,想脫手相對困難。有民進黨立委召開記者會,質疑投資人權益受損,並呼籲主管機關金管會,針對上市櫃公司的減資案要嚴格審查。

台北港停滿貨輪,載著大大小小的貨櫃,疫情帶動運輸業,而長榮海運宣布減資6成,引發市場討論。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沈發惠一同召開記者會,為小股民發聲。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真正落實中立化,而不是讓它變成一種,不論是股價,可能會造成炒作股價的一種工具,或者會變成經營權爭奪的一種手法。」

3月以來,陸續有16家公司決議辦理現金減資,金額高達571.45億元,包括長榮海運減資6成最多,半導體廠十銓減3成次之,友達、凱美也減資2成。

市場掀起減資潮,大股東拿回現金能避稅,但小股民從一張股票變成零股,想脫手的難度高。民進黨立委沈發惠:「必須要在這個盤中盤後的這個零股市場去買賣,那這個交易量少,成交筆數也很少。」

立委向主管機關金管會提議,限定公司3年內不能先減資再增資,再來是把減資案視為章程修改,股東出席從至少1/2門檻,拉高到2/3。最後呼籲金管會針對減資案,必須更嚴格審查。

金管會證期局發行組組長尚光琪:「我覺得一個規範出來,都會對市場會有一些影響,所以這個部分我們再來思考這樣子,但是我會朝向說去加強審查的方向這樣子。」

台股分析師謝晨彥:「俄烏戰爭所影響的經濟成長的一個趨緩,加上後續聯準會升息所帶來的利息壓力,那所以先把這個資金退還給大股東,讓大股東手上有充足的銀彈,去做他們真正想做的事情。」

國際情勢充滿不確定性,上市櫃公司掀起減資潮,大股東想拿回資金,落袋為安,但小股民受損的權益,金管會則要加強審查。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