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2.06.20 14:24 臺北時間

貴到吃不起 亞洲食物通膨率台居第二名

記者|謝維怡、謝弘睿

各國央行希望靠著升息來抑制通膨,但根據澳盛銀行統計,台灣的食物通膨率7.4%,是亞洲第二高。學者認為,主要原因是糧食大多依賴進口,在烏俄戰爭以及氣候變遷影響下,國內物價壓力感受更為明顯,而最大豬農「台糖」,也因為新式豬場改建卡關,今明兩年產量將大減3成,未來1年半,豬肉價格恐怕很難回穩。

烏俄戰爭影響飼料進口,讓今年豬肉價格連翻漲,而身為國內最大豬農的台糖,新式豬場改建因為缺工缺料嚴重卡關,將影響每年產量從33萬頭降到今年的26萬頭,明年甚至可能降到22至24萬頭,大減21%到30%,未來1年半國內豬肉價格,恐怕易漲難跌。

尤其在萬物齊漲通膨下,澳盛銀行大中華地區經濟研究部門研究數據顯示,食物通膨率排名中,台灣位居亞洲第二高,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台灣糧食自給率不足。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用熱量來計算,我們(糧食)自給自足的比例只有31.7%,所以可以看到如果純粹從熱量來看,我們有7成的糧食是要依賴進口,所以當國際糧價大幅上升的時候,我們台灣一定會受到影響。」

根據澳盛銀行經濟研究團隊報告顯示,食物類在CPI占比中台灣達24.8%,而這一年來食物類的通膨率變動中,最高是印度的7.8%,台灣則以7.4%居次,近期主計總處統計的CPI七大類指數中,5月以食物類年漲7.4%變動最大,主要受到蛋和肉類飼養成本提高,蛋類價格上漲27.98%,創41個月來新高,肉類則上漲7.88%,創87個月來新高,外食費上漲5.8%,創163個月來新高。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一方面央行升息,一方面通膨,所以我們家庭支出其實是不斷在增加,其他的消費就一定會受到排擠。」近期台灣CPI年增率破3%,食物通膨提高的支出金額將排擠其他耐久財消費,恐怕連帶阻礙疫後經濟的內需復甦動能。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