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2022.07.04 14:28 臺北時間

疫情+通膨雙重因素 低收族群恐變更弱勢

記者|賴心怡、顏凱勗

受到新冠疫情衝擊,讓不少打零工的族群工作受到影響,再加上通貨膨脹持續發酵,也讓許多低收入戶族群生活更拮据,甚至可能來到貧窮線以下。不只弱勢者更弱勢,社福單位也因為大環境關係,捐款大幅減少,加上通膨關係,營運陷入困境。

無家者程耀宗:「以前還沒有疫情的時候,本來那個舉牌我做得滿好的,都是一個禮拜,一個禮拜只有做2天。」疫情之下,原本的工作都被取消,讓仰賴打零工的無家者,生活更是陷入困境。

來到台北車站,舖上紙板、毛毯和厚棉被,這是他們過夜的地方。這2年受到疫情衝擊,今年開始再加上通貨膨脹,原本就接近在貧窮線的人,不一定符合社福協助標準,物價稍有波動,就會直接落入貧窮線以下。

人安基金會主任吳慧英:「柴米油鹽在通貨膨漲的狀況下,都會變比較貴。」萬物齊漲,讓社福單位也入不敷出。彰化縣喜樂保育院,小額捐款減少將近一半;嘉義市殘障者服務協會,民眾申購輪椅,原本最便宜得價格落在3,500到4,500元,但現在每輛都漲了至少5百塊;就連雲林縣的育幼院,每個月伙食開銷也從1萬元上漲到1萬8千元。

吳慧英:「捐款的部分其實都是下滑,跟去年的同期的時間來看的話,我們目前已經少了3百萬,這3百萬其實可以維持一個平安站一年的運作了。」物價上漲加上疫情雙重衝擊,讓弱勢族群困境雪上加霜,社福團體也只能繼續苦撐。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