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團隊小心翼翼組裝測試,這顆衛星是台灣第一顆自製的氣象衛星「獵風者」,它搭載不只是台灣的太空夢,更是產業進軍太空的第一步。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對氣象預告有非常、非常大的幫助,然後同時又驗證10項的關鍵衛星元件跟技術,建立自製元件,最主要是要拿到飛行履歷,你拿到這個以後,我想這個要打入國際太空元件供應鏈,就有非常非常大的幫助。」
行政院長蘇貞昌:「台灣有自製火箭跟衛星的相關能量,台灣的半導體、資通訊和精密機械,也有頂尖的力量。」行政院長蘇貞昌更換上無塵衣,進入衛星整測區親自視察。造價7億元的「獵風者」衛星首要任務,在低地球軌道上,透過關鍵GNSS-R儀器收集海面資訊,提升氣象預測精準度。
超過20家台廠參與研發,自製率達82%,上面搭載的關鍵元件,包含GNSS-R儀器、衛星電腦、GPS導航、接收機等等,升空後取得飛行履歷,有助於台場打入國際太空元件供應鏈。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前30年我們在做技術跟人才培育,真正產業要開始,應該是今年。我們在地面上的一些電子元件,整顆在這裡如果賣一元,你如果升空變一百元、一千元都會漲上去。」
一旦成功飛上太空,小小零件身價瞬間翻倍,攤開台灣太空發展史,早期的探空火箭執行超過10次任務,「福衛五號」則是台灣第一顆自主研發的光學遙測衛星,「福衛七號」是台美大型合作,利用GPS接收訊號,「獵風者」則是全權由台灣研發製造,最快11月底完成最後全功能測試,明年1月起運送往南美洲,預計明年3月10日發射升空,也將替台灣太空產業寫下新里程碑。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