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2023.01.22 15:23 臺北時間

4個機器人贏3個送餐員 力抗台灣缺工潮

記者|王詩雅、詹皓帆

在全球疫情和通膨之下,專家預言未來有高達82%的餐飲業工作可以被機器人取代,這正是擅長自動化精密製造的台灣,一個大展身手的機會;其實,台灣許多餐廳已經導入自動化,像送餐機器人,不但能幫忙處理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餐盤和杯子,4個機器人運作14小時,更能省下9公里的路程,讓餐館人力運用更有效率。

韓式料理美味上桌,韓食更在台灣市場3年內成長3倍,究竟韓式料理如何從早年侷限在韓僑開的獨立餐廳,成台灣異國料理產業中的新星,一舉超越美式和東南亞料理?其實,韓式料理背後是韓國政策大力推動:隨著韓劇、韓綜持續輸出,進而吸引饕客,深入體驗阿里郎的餐桌。

韓劇看到的各種飲食文化,也是年輕人的追逐的「潮」,問題來了,韓式餐廳痛點,就是杯碗形狀大大小小,又很重,有木頭的方形便當盒,還有組合式的笨重石鍋,服務生無法用手肘疊盤,單趟只能拿一組,但苦差事,交給送餐機器人。機器人發音:「36桌,你好,宋仲基送餐了。」服務生只要負責傳遞,一台機器人跑腿,等於省下2個送餐 人力 ,而且「全年無休」。

餐飲集團休閒餐飲事業群總經理吳憲政:「我們運用了4個機器人,我們這樣算下來,大概可以節省將近3個人(員工)人力,我們計算下來(4個機器人)大概一天走了9公里,同仁在這環境之下減少了很多傷害,減少很多勞累,他(員工)的留任率自然而然會提升。」這家餐廳集團,去年夏天啟用4台機器人,旗下各餐飲品牌用了將近100台。

餐飲集團休閒餐飲事業群總經理吳憲政:「用機器代替人力的這一塊,因為這個不只是趨勢,甚至在遇到,剛才有講到缺工少子化的情形,我們勢必要去用一些科技,或是現代的方式要去做因應。」機器人語音:「嗯別摸人家耳朵了啦,哈哈哈,好癢啊,再摸就要禿了啦,哼。」

餐飲集團休閒餐飲事業群總經理吳憲政:「我們在一開始就是把我們這家店的平面圖,座位圖一拼地設計進去,就把所謂的空間預留下來,每一台機器人所需要的空間,大概是90公分,它其實不只90公分在走,它還會有會車、停頓,然後遇到障礙物的時候它其實會停頓。」

疫情和缺工都催生自動化運用,美國龍頭速食業啟用機械手臂,將它放在專屬的炸鍋裡,起鍋後還會甩油。餐飲業分析師艾倫:「這在經濟上確實令人信服,如果你拿(美國)最低工資,也就是每年大約2萬美元,這跟買一台機器人價錢一樣。」專家估測,未來有高達82%的餐飲業工作,可以被機器人取代,而台灣擅長自動化設備製造,成本可以降更多。

飯店啟用的機器人可以帶路,消毒機器人則是走到哪消毒到哪,安靜沒噪音,這些智能大軍不是只用來討顧客歡心,在缺工和人力成本高漲的時代,正是企業省錢的好幫手。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