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 2023.02.03 08:53 臺北時間

AI延緩失智新科技 不再無藥醫!每天訓練有望恢復

「失智症」是一種認知功能障礙,屬進行性退化並且不可逆,就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讓失智症完全得到治癒,但清大研究團隊已經解開引起失智症腦部基底核鈣化之謎,使得治療出現一道曙光;另外,在台灣還有一群人,提倡用非藥物治療來活化大腦,並運用AI技術依據大腦可塑性理論,將治療師的非藥物治療數位化,並提供一系列遠端訓練設備,藉此蒐集、分析並自動回報大腦的能力狀況,提供醫療團隊用藥參考。

「你們等一下可以摸他,耳朵有沒有軟軟的,毛有沒有很舒服,他的毛很好摸喔。」帶著黃金獵犬來到失智據點,可愛的大狗狗,療癒了病患和家屬長久疲憊的心,這些年因為先生失智,吳太太已經好久沒這麼放鬆。失智者家屬吳太太:「他連我是誰都不認識,所以他曾經有一天,看我躺在他旁邊一大早,你為什麼會在我旁邊,我說我睡這個地方,我睡這個位置40年了,他不信他問我兒子說媽媽。」

台灣失智人口逐年上升,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估算,台灣65歲以上老人,患有輕微認知障礙占18.01%、失智症占7.64%,預估2025年將突破百萬。失智不可逆,目前無藥可醫,我們前進清大實驗室,一探清大團隊和中央研究院,經過3年努力,終於找到阿茲海默症腦部的「鈣化之謎」。清大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教授孫玉珠:「(腦中)類蛋白他是一個雙圓體,這兩個分子結合再一起進行功能,磷酸跟兩個鈉離子的位置,他就坐落在類蛋白的中央,分子結構詳細的資訊,可以了解為什麼會產生鈣化。」

這將為失智症治療,帶來一線曙光。研究團隊解析出,人腦中的「磷酸鹽轉運膜蛋白」,是負責將磷酸鹽運送到腦部的主要通道,如果這條通道產生異常,就會引起「類帕金森氏症」的神經退化疾病。失智解方研究最困難的部分,就是製作膜蛋白晶體,光這個部分,就耗費了3年時間。

教授孫玉珠:「你看這個磷酸鹽轉運膜,蛋白的晶體多棒啊、多美,有菱有角、晶瑩剔透。」未來將以這作為失智藥物設計的基礎,幫助膜蛋白恢復正常,治療腦部鈣化。而台灣也有團隊研究出,患者若是在輕度認知障礙期間,即時鍛練腦力,腦部損傷有機會回復。(完整版請觀看影片)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