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2023.02.04 20:04 臺北時間

一招辨誰是「間諜」! 尺寸比「氣象氣球」大10倍

記者|李依庭、方柏丰

這樣的一顆氣球飄在空中,確實也有國安上的疑慮,美國認為這一顆氣球是中國的間諜氣球,可是中國說這是氣象用的探測氣球、雙方各執一詞。那到底是間諜氣球?還是氣象氣球?其實從外觀就可以分辨得出來,可以看到間諜氣球的直徑有20公尺,氣象用高空探測氣球是用橡膠做的、直徑大約才2公尺,而且最高的飛行高度也只有30公里,所以不會飄得太遠。間諜氣球的直徑是氣象氣球的10倍以上,所以這很明顯,從美國的資料來看,不論是氣象專家還是戰略學者,都認為這應該是偵查用的間諜氣球。

遠遠高空一顆白色球體飄在自家領空,美國指控這就是中國的發射的間諜氣球。鏡頭拉近,上頭還疑似有天線,中方卻說是氣象氣球,美國確信這顆氣球用來偵查,因為它足足有3輛巴士大。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它已經超過我們認定原來(氣象氣球)的規模,拍攝到的這個照片下面加掛的儀器,已經超過了傳統氣象量測儀器的規格。」

兩者比一比,氣象用的探空氣球直徑大約2公尺,往上飄約10公里就會破裂掉落,而間諜氣球通常直徑可達15到20公尺,因為體積大加上特殊材質,可以在高空滯留、飄散,有多高?飛到平流層4、50公里的高度都不是問題。有別於氣象氣球,它還可以遙控高度和方向,兩者搭載的感測器、精密度更是天差地遠,更何況是從中國飛到美國,恐怕也只有間諜氣球做得到。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氣象氣球)它的儀器可能會去搜尋濕度、溫度等等,間諜氣球的話,它主要除了這些基本資料之外,可能還會針對一些電磁波、或是針對一些特定的地方去進行一些攝影。」也就是說從美方給的資訊,這顆氣球為軍事用的偵測氣球機率較高。林穎佑:「中共它已經有了間諜衛星、各國一定都有,它直接這樣拍攝就可以了,所以其實今天利用這氣球,主要倒不是在做影像的情報,可能主要是希望飛越的時候,去吸收、去偵測這些飛彈基地,或是軍事基地上面是不是有些電磁、電波或其他的一些訊號。」

儘管衛星技術發達,但成本也是一大考量,從過去到現在,國際間使用間諜氣球情蒐時有所聞,中國也向俄羅斯學習技術,未來高空中勢必會再看見這顆不速之客。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