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慶打擊樂團不斷地嘗試探索打擊樂的表現可能,在2010年首度以打擊樂跨界結合京劇、京棍、踢踏舞等元素,首創擊樂劇場《木蘭》作品,一推出即獲得各界驚艷矚目與迴響。2013年朱老師再次帶領創作團隊將「擊樂」元素加重,以打掉重練的決心毅力,定版《木蘭》現今的架構與樂劇段落,並以此版本登上世界舞台,展現臺灣擊樂首創的全球獨步。擊樂劇場《木蘭》歷經海內外巡演,2017年還赴歐參加俄羅斯契訶夫國際劇場藝術節,已為追求跨界的表藝舞臺立下標竿,並成為打擊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木蘭》更延攬台灣劇場界首屈一指的黃金陣容,由戲曲功底深厚的李小平擔任導演、劇場舞台設計家王孟超打造舞台、燈光魔術師車克謙、作曲家洪千惠、影像設計王奕盛、服裝設計林秉豪等等,再加上請來書法大家董陽孜為《木蘭》題字,光是製作團隊就囊括三座國家文藝獎,演出舞台上更聚集了十多個音樂博士碩士,以精湛無比的擊樂呈現《木蘭》大作。
此次親自領隊巡演的朱老師說:「每每看著團員們彩排時,所有人士氣高昂,時時刻刻在舞台上迸發出最飽滿的能量。開始進入《木蘭》倒數階段,每看一次,仍覺得是無比過癮以及全然地享受,有點不捨但也很珍惜,每一次和《木蘭》相處的時光。」
擊樂劇場《木蘭》中不少主要樂段是為朱宗慶打擊樂團的擊樂家量身打造,曲三遠情絮絮中,團長吳思珊(飾 大地神靈鹿妃)的手碟鼓是亮點;曲四紅綾家別中,更是樂團首席吳珮菁(飾 擊樂木蘭)專擅六隻琴槌演奏木琴的精彩展現;無疑的,在曲七對蹄夜談的樂段,副團長何鴻棋(飾 馬伕)以他渾然純熟的拉丁樂節奏感敲擊木箱,與馬蹄踢踏舞對話,更是一絕。當然,讓所有觀眾印象深刻拍案叫好的樂段,一定包括曲五操戈叫陣,團員們投身苦練京劇基本功法十八棍,而手上竹棍便是樂器,絲毫不差的走位陣仗以及精準的節奏,每每讓人嘆為觀止!
十年磨一劍,而「十年磨練成經典」,十年間團員們的人生歷練與成長,這些養分在舞台上化做了戲劇張力,擊樂家們張口說台詞情緒飽滿、鏗鏘有力,擊樂與戲劇在天王團員們身上已完美融合!朱宗慶打擊樂團2023年擊樂劇場《木蘭》,此次全台巡演,在國家戲劇院的四天六場,創下了三場完售、三場逼近滿座,在高雄衛武營也是創出近滿座的佳績!在世代傳承下,由創始版本經典陣容團員卡司演繹的《木蘭》,將在臺中最終場上演,朱宗慶打擊樂團邀請大家25日(六)至26日(日)一同進到臺中國家歌劇院,來感受十年經典《木蘭》的精采、震撼與感動!(專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