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灣已知有6千多公頃、35萬公噸藍碳,等同2.5萬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守護海洋成為救援人類未來的關鍵,鏡新聞跟著研究團隊出海探勘「海草床固碳量」,不過當各國開發藍碳交易時,台灣呢?環境部還沒公告認證藍碳規則,企業能買藍碳嗎?又暗藏哪些碳詐騙風險?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記者|吳亭儀
攝影|呂紹伯
2050淨零碳排是全球永續共識,不過美國國家科學院已確認,陸地碳匯無法達成淨零目標!即便森林綠碳強大,造林1公頃,一年可減10噸碳排量,但比不上海洋這個固碳倉庫!它可儲存超過90%的二氧化碳、每年再吸收30%人為活動碳排!而沿岸的鹽沼濕地、紅樹林、海草床,也屬於藍碳,牢牢把二氧化碳吸住, 每年每公頃的紅樹林碳吸存量,是同面積森林的2.5倍。
目前台灣已知有6千多公頃、35萬公噸藍碳,等同2.5萬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守護海洋成為救援人類未來的關鍵,鏡新聞跟著研究團隊出海探勘「海草床固碳量」,不過當各國開發藍碳交易時,台灣呢?環境部還沒公告認證藍碳規則,企業能買藍碳嗎?又暗藏哪些碳詐騙風險?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