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 2024.06.15 21:30 臺北時間

108課綱忙與茫 選修與傳統學科夾擊 數理能力降9% 台大教授憂心競爭力下降|108課綱忙與茫

記者|王詩雅

攝影|呂宏偉

高中階段是新課綱變化最多的,除了國英數史地公民,物理化學等部定必修,也是學測評量的傳統學科之外,還有母語美術音樂等等15門課,一同建構學生每週35小時;而108課綱強調探索興趣,從自主學習這樣的彈性節數中,要找出志趣執行,並把成果化成報告,成為學習歷程檔案重要素材。這份素材是未來申請大學的重要文件,但學生在高一就能完全表現志向興趣,寫好報告,要一步到位並不容易--這是108課綱下孩子的茫然!

教育部要求高中老師們,讓社會,自然,本土語,包括生涯規畫,在高中一年級全塞進課表,把各科探索過一遍,學生在高二時才能選擇學群,進而編班,也就是傳統的第一到第四類組;只是學科好多,要寫出申請大學的學習歷程檔案,還要補習,時間被壓縮之下,學生像八爪章魚一樣忙碌!需要靜心擇定心之所向興趣的淡定從容。

也有台大教授看到理工科學生成績下降,憂心數理能力弱化,還有大學甚至啟動家教來補救。倡導鼓勵自主探索學習的新課綱,上路5年了,學生在找出興趣的學習之路?是忙得很快樂?還是更茫然了?全面檢視各面向改變。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