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部調查局發現,駭客先駭侵到台灣部會的民間供應商,再駭入部會偷取資料,已演變為近期犯罪的模式;網軍發動認知作戰,帳號會有頭像,更把帳號和發文偽裝成台灣本地人的角色來發言,企圖影響認知。因此,如何辨識AI假訊息,是AI大時代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到底大家如何辨識AI假訊息?有AI專家認為對抗「生成」式AI被濫用,只能用長期教育進行「深層」識讀,養成辨認「訊息來源」的媒體素養。
記者|王詩雅
攝影|呂宏偉
生成科技AI大爆發,工作更省時,瞬間可以交出美麗的圖畫、生成出創意行銷文案、為繁雜資料甚至請AI幫忙讀上萬字的書,短短時間就似已經熟讀掌握內容重點。AI成為民眾的工作助力,但這些內容也會成為假訊息溫床,甚至操弄選舉風向,因為AI能掌握細節,能把圖文,影像和語言,以假亂真讓人誤信上當。警政署刑事局發現,影像聲音能自由創作、無中生有,已成為詐騙集團最好的工具。
法務部調查局發現,駭客先駭侵到台灣部會的民間供應商,再駭入部會偷取資料,已演變為近期犯罪的模式;網軍發動認知作戰,帳號會有頭像,更把帳號和發文偽裝成台灣本地人的角色來發言,企圖影響認知。因此,如何辨識AI假訊息,是AI大時代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到底大家如何辨識AI假訊息?有AI專家認為對抗「生成」式AI被濫用,只能用長期教育進行「深層」識讀,養成辨認「訊息來源」的媒體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