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不是正常老化的一部分
老化的三大原則是: 一、極大的個體變異性。由於每個人的老化速度不同,各器官的老化速度也不同,像是消化道功能老化的程度最小,例如腸胃,若食量不變,卻沒運動的話,就會漸漸變胖。 二、生理的預備容量減少, 三、疾病的感受性增加。很多人都認為老了才會得病,但是詹院長表示,疾病絕不是正常老化的一部份。
衰弱症肌少症 是失能的前奏
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醫師周怡君表示,衰弱症跟肌少症,是失能的前奏,就老人醫學部門診為例,衰弱的盛行率幾乎是有五成以上,尤其衰弱到中後期就會進展到偏向失能的程度,不僅需要家人的照顧、銜接長照資源、以及喘息服務再到護理之家的安置,都是非常重要的議題。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如何避免這段衰弱的過程,讓老人家可以健康老化,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預防肌少症 運動加上均衡飲食
以衰弱來說,可細分為社會性衰弱及生理性衰弱,例如獨居老人可能只需要一些幫助就能夠維持生活的功能,假使他的社會支援太少,就可能造成衰弱的狀況;生理性衰弱,就跟健康息息相關,除了疾病醫療之外,飲食均衡和養成運動的習慣,則是預防肌少和衰弱最好的方法。
運動是良藥 要活就要動
臺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主任韓德生醫師強調,運動是良藥,但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劑量,才可以稱之為良藥,我們稱為運動處方。運動處方有幾個要件,第一個是它的持續時間、第二是它的強度、第三是它的頻率。如果持續時間不夠長、運動強度不夠、不能持之以恆,運動的效果都有限。他的縮寫就是Frequency、intensity、time,簡稱 FIT。
身動腦動加互動 健康老化要素
周怡君醫師提出,預防老化很重要的要有三動三習慣,三動就是身動、腦動以及互動,三習慣為均衡營養、尋求靈性成長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對此,臺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科教授黃宗正補充,身動就是運動;腦動就是學習,學習會幫助一個人有彈性思考,有豐富的思考內容,遇到事情就不會只想一個解決方案,比較不容易沮喪;再來就是要有互動。
愛與信任關係 幸福長壽秘訣
哈佛大學有一項研究,就顯示互動重要性,他們從1920年到 1990年追蹤了700人,發現即使歷經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苦難,仍然可以到晚年都覺得幸福快樂,結果發現在眾多的因素裡面,最強的預測因子就是這個人有close relationships,指的就是愛與信任的關係。黃宗正教授說,每個人在社群上面都有上百成千的朋友,但這都未必是可以達到愛與信任的關係,無論是朋友或家人,建議大概最少有三個,就是能夠講心事的朋友,那這些人才會在真正需要的時候,真正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