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與社區民眾討論示意圖。(圖片來源:Pixabay)
國際 2025.01.14 09:59 臺北時間

以社區和利益相關者驅動的新聞營運模式突破數位時代媒體運營瓶頸

作者|外部公評人翁秀琪

近年來,隨著數位媒體的普及,傳統報業的廣告收入和讀者數量大幅下降,新聞媒體不得不尋找新的營運模式,社區驅動新聞(community-driven journalism)或稱社區力量新聞(community-powered journalism)應運而生。前者強調新聞的生成與運行是以社區需求和參與為核心驅動力。後者則更突出社區作為新聞內容和影響力的來源,反映社區的集體力量。

至於概念內涵極為類似的利益相關者驅動新聞(stakeholder-driven journalism)[1]則強調新聞的產生和運行由特定利益相關者群體的需求與參與所推動。 它更直接表達利益相關者對新聞方向的主導作用。這一概念突出了新聞媒體與其閱聽人(如地方社區、專業團體或特定議題的關注者)之間的緊密互動,並以滿足這些群體的需求為核心目標。

在新聞專業發展史中,這些模式的興起標誌著從傳統新聞模式向更參與式、互動式和社群導向的新聞實踐的轉變。

數位時代的社交媒體和即時資訊平台讓使用者(閱聽人)掌握更多選擇權,傳統媒體失去壟斷地位。 另外,根據多項調查[2],公眾對傳統媒體和記者的信任度顯著下降。 這促使媒體重新思考如何重建與讀者的信任,強調透明度和責任感。

更重要的,全球化趨勢讓媒體關注國際議題,但同時地方性議題被忽視。 所以社區驅動新聞應運而生,以填補地方新聞的空白。

互聯網和社交媒體讓人們更容易組織和參與社群活動。 媒體利用這種力量可與特定社群建立深度連結。

在營運模式上,隨著廣告市場被 Google 和 Meta等巨型平台主導蠶食,傳統媒體需要尋求直接從閱聽人獲得收入的新方法,例如訂閱制和會員模式。它擴展了新聞營收方式,特別是訂閱制、眾籌和贊助等模式,挑戰了以廣告為中心的傳統模式。

我們如果從媒體這種運營模式在新聞專業發展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來分析,則可以看到幾個特色。 首先,它可以重塑新聞倫理與價值觀:社區驅動新聞突破了傳統新聞中的「旁觀者」角色,強調記者作為社區的積極參與者, 是一種從「客觀性」到「參與性」的典範轉移。利用調查、採訪、線上對話等方式,邀請社區成員成為新聞內容的貢獻者和參與者,而不僅僅是被動的消費者。

其次,這些模式強調新聞的社會責任,聚焦於為社群服務而非單純傳遞資訊。並以技術整合[3]推動數據新聞、社交媒體互動、AI內容推薦等技術的應用。

更具意義的是,社區驅動新聞將資源集中於地方或利基市場,填補了主流媒體可能忽略的新聞空白,為那些通常缺乏媒體代表的社群提供了發聲的平台。同時鼓勵閱聽人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和行動,促進公民參與。

在報導形式上,這種模式的新聞以深度報導和調查為主,增強了對政府和企業的監督功能。

與傳統新聞模式的比較

成功案例

The Bureau Local(英國):這個調查新聞平台專注於地方性議題,例如社區福利削減和住房危機,透過與地方新聞機構和社區組織合作,推動政策改革。

Resolve Philly(美國):該組織透過與費城的多家媒體合作,報導移民和經濟不平等問題,激發了公眾對這些議題的關注。

De Correspondent(荷蘭):是一家以會員制為核心運營模式的新聞媒體。其目標是提供深度報導,避免追逐日常的新聞快訊。

Malaysiakini(馬來西亞):是一家獨立新聞網站,致力於報導馬來西亞的政治和社會問題。在政府嚴格控制的媒體環境中,它是少數敢於批評當局的媒體之一。

Rappler(菲律賓):是一家專注於數位新聞和社交媒體影響的媒體。它以報導菲律賓的社會議題和揭露假新聞聞名。

報導者(台灣):是由「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致力於公共領域的深度報導及調查報導,為讀者持續追蹤各項重要議題。它也是台灣首家以眾籌和贊助等模式獲得成功的獨立媒體。

隨著媒體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閱聽人需求的多樣化,這些模式可能成為新聞業未來的重要方向:建立更強大的閱聽人忠誠度,使媒體不再依賴單一收入來源。提升新聞的社會影響力,推動政策改變和公民行動。實現真正的可持續性,讓媒體在財務和社會責任上均衡發展,取得雙贏。

[1] 這些概念的倡議者是Mark Lee Hunter。 Mark Lee Hunter 是《Community-Powered Journalism: A manual for growth and sustainability in independent news》(《社區驅動新聞:獨立新聞成長與可持續性的手冊》,由 Anne-Marie 和 Gustaf Ander 媒體研究中心於 2021 年出版)的合著者,與 Kevin J. Davis 共同完成。同時,他也是《Power is Everywhere: How stakeholder-driven media build the future of watchdog news》(《權力無處不在:利益相關者驅動的媒體如何塑造監督新聞的未來》,Stakeholder Media Project,2017 年)的合著者,與 Luk N. Van Wassenhove 和 Maria Besiou 合作完成。

[2] 以下是幾項主要研究的結果:

1 .2023年數位新聞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 2023):由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發布,調查了全球46個國家的數位媒體發展狀況。報告指出,臺灣民眾對新聞媒體的信任度僅有28%,在受調查國家中排名倒數,顯示出媒體信任度的嚴重危機。 (新頭殼)

2. 2020年數位新聞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 2020):由路透新聞研究所發布,該報告指出,全球新聞信任度下降至38%,而臺灣的新聞信任度更低至24%,在40個調查國家中排名倒數第三。報告認為,這與主流媒體與社群媒體上充斥不實訊息有關,導致民眾對新聞的信任度連續第三年下滑。 (台灣足球協會)

3. 2024年媒體信任調查報告:由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發布,調查顯示,臺灣民眾對不同資訊管道的信任度存在顯著差異。傳統紙媒雖接觸度低,但信任度最高;相較之下,Facebook等社群媒體的信任度僅約兩成。此外,報告指出,近四成民眾會查證資訊真實性,其中15至29歲的年輕族群表現更為積極。 (IX RESEARCH)

[3] 在《Community-Powered Journalism: A Manual for Growth and Sustainability in Independent News》這本書中,提及的技術支援主要圍繞如何使用現代技術工具來增強新聞運營效率、與社群的互動以及創收能力。例如: 使用數據分析工具(如 Google Analytics、Chartbeat)來追蹤受眾行為,包括他們的閱讀習慣、偏好和互動模式。將數據分析結果應用於內容選題、發布時間安排以及廣告投放策略。使用專業的內容管理系統(如 WordPress、Drupal、Ghost)來高效地創建、發布和管理內容。實施訂閱模式的平台(如 Patreon、Substack),幫助媒體直接從讀者手中獲得穩定收入。使用眾籌網站(如 Kickstarter、GoFundMe)來籌集資金支持特定項目。使用自動化工具(如 Zapier、IFTTT)來簡化日常任務,節省時間和人力。自動發布內容到多個平台、自動回覆用戶查詢等功能,提高運營效率。採用加密通訊(如 Signal)和安全存儲技術,確保記者和閱聽人的資料安全。使用隱私保護工具(如 GDPR 合規軟件)遵守數據保護法律。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