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 2025.03.29 21:31 臺北時間

返鄉逐夢新難關!地方創生耗資破百億 監察院盯績效 國發會訂新規「青培站產值百萬KPI」 反思不能都靠補助?務實創生怎拚 不夠賺錢被退案?助社福被弱化?怎共榮|地方創生障礙賽

記者|蘇韋宣

攝影|詹皓帆

國發會補助「資深」創生團隊,在各地成立青年培力工作站,擔任地方創生「借問站」,每年選出70隊補助最高300萬元,4年耗資4億元,遭到監察院質疑績效,於是2025年最新申請門檻多一道「得帶動地方百萬產值」,才能拿補助,投下了震撼彈……

宜蘭頭城老街,有地方創生團隊「金魚厝邊」,連續十年舉辦文化藝術季,近年他們發現,出現許多國際人士,因衝浪而落腳,因此萌生「國際生活村」的藍圖,並申請國發會青培站補助計畫,開辦英語學堂,讓在地店家學習英文,也促進跨國社群交流。可惜,在「百萬產值」的標準下,第四年的補助申請未獲通過。

另一方面,台南菁寮老街,在電視劇加持下紅極一時,也讓地方創生團隊「俗女村」看見商機,積極尋訪老街老宅的屋主們,協調整頓、出租,招募年輕店家進駐,扛起「百萬產值」目標。俗女村坦言,他們很清楚,不能永遠依靠政府補助,但想達成目標,更需要政府媒合企業、成為老街的消費者。

這道百萬產值的門檻,關乎地方創生的未來走向,青年團隊為了補助,提案勢必更務實。未來將會以商業為主?只做「賺錢的創生活動」?抑或是,能夠兼顧社福、教育、交通等等在地需求?引發各界關注。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