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寺鼓樓的門被拆掉,要4、5個人才能合抱起來的獨木大鼓,60年來第一次被搬出鼓樓。每年除夕都會敲響108回的獨木大鼓,62年了,現在回娘家,台灣博物館進行修復。
龍山寺獨木大鼓1942年材質使用的是大欅木,鼓身長151.5公分,最大直徑160公分,重達250公斤,到底是誰製作的已經不可考,但鼓面的彩繪則是大有來頭,由艋舺出身的彩繪大師洪寶真繪製而成,最初安放在台灣神社,後來神社改建為圓山招待所,獨木大鼓改由台灣博物館收藏,又在1960年出借龍山寺,一借就是62年。
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管理組修復師陳婉平:「鼓身他這個漆面,現在是紅漆,應該是很多層,多年重覆的漆的痕跡,那這個漆已經有部分的剝落,釘鼓皮的鼓釘的部分也生鏽了。」
獨木大鼓在龍山寺,負起除夕祈願消厄的任務,敲響了許多信眾心裡的新年希望,但近來廟方發現鼓聲聽起來有異狀,決定卸下大鼓請專家修復。
陳婉平:「希望說能夠做比較全面性的檢查,尤其是如果有機會把這個,鼓皮剝下來的話可能鼓身裡頭,還有更多的訊息,搞清楚它會什麼會裂化,然後它的嚴重程度到哪裡。」
距離除夕還剩下2個月又18天,獨木大鼓來不來得及修好回歸,還得等專家進一步為它做健康檢查,信眾們想聽到這熟悉的108響鼓聲,得再等一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