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2.03.18 15:37 臺北時間

拒假油花! 7/1起強制業者需標示「注脂肉」

記者|吳繢杉、余家緯

攝影|鏡新聞

很多餐廳為了降低成本,會使用注脂肉,也就是在肉品中注入油脂或其他添加物,但這種注脂肉如果沒有煮熟,很可能就會把微生物吃下肚,食藥署公告7月開始,業者必須明確在菜單或產品包裝上,標示注脂肉,而且也要加註「僅供熟食」等警語,如果未依規定標示,最高可開罰4百萬。

燒燙燙的鐵板,放上油亮多汁的肉排,一口咬下超幸福,但很多人有所不知,市面上肉品可能暗藏注脂肉,如果沒煮熟就下肚,還可能讓健康亮紅燈。

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表示:「就有經過額外處理,就比較容易擔心會有微生物汙染的問題,全熟的話高溫就可以把微生物都殺死掉,才會減少食物中毒的風險。」

注脂肉必須吃全熟,吃太多容易高血壓、高血脂,但這到底是什麼?原先大家熟知的重組肉就是禽畜、魚類水產品,把他組合加工再製,外觀看來像原肉,至於注脂肉則是把油脂或混和食品添加物等,注入瘦肉充當油花,雖然合法,且市面上早就有賣,但你我可能都不知情。

食藥署食品組技正陳瑜絢表示:「就外表看起來很像是就是原肉,要有明確的標示消費者可以了解說,他這是有經過一些等於是注脂的處理。」

不管吃夜市還吃餐廳,注脂肉煮熟一樣很難分辨,不過吃之前仔細看,原肉顏色較淺、比較緊實,油花呈現點狀,大小不一,用湯匙刮得出血水,注脂肉就不同了,顏色比較深,肉也比較鬆,油脂呈現蜘蛛網狀,分布均勻,用湯匙刮能刮出油脂。

因此食藥署規定,業者必須以中文在產品上,明確標注注脂肉,而且也要加註僅供熟食等警語,如果沒標示最高開罰3百萬,標實不清最重得吃上4百萬罰單,7月1日新法上路,因此消費者們買肉前,也別忘了睜大眼睛看清楚。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