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標題寫著,蘋果希望加速生產去中國化,內文提到,雖然蘋果代工廠在中國,生產的商品超過90%,但北京的獨裁政權以及中美貿易戰,都讓對中國的重度依賴,成為潛在風險,尤其中國的嚴格清零封城政策,就讓蘋果在4月時曾警告,恐怕損及本季銷售高達80億美元。
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戴志言:「最近的MacBook或是iPhone,其實程度不一的都會受到這些影響,所以在考量供貨的穩定度和地緣政治上面來講,其實大型的國際廠商都會有一些避險評估,(蘋果)其實高度依賴它的外包供應商,所以當它說要離開(中國)的時候其實就會發生媒體報導說,它會有一個示範的效果,(供應鏈)被帶走。」
而獲得蘋果青睞,將取代中國的國家,包含印度與越南,尤其印度的龐大人口與低廉成本,被認為是最接近下一個中國的國家,但作為蘋果供應鏈之一的台廠,電子零組件在過去2.30年間都在中國設廠,是重要的生產基地,蘋果這項措施恐怕也將影響到台廠。
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戴志言:「國內幾個大的電子廠,其實在東南亞有些投資,在印度有些投資,不過相比來講,我們重心一直都還在中國,所以Apple這個事件來講,很可能會加速我們重新去思考,下一輪在這種新的貿易體系(布局)。」
像是台灣組裝代工廠鴻海與緯創資通,已經在印度設廠,生產主要銷售印度的iPhone,中國代工廠立訊精密,也開始在越南生產AirPods耳機,蘋果這項政策將促使各代工廠,加快中國境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