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 2022.05.31 13:13 臺北時間

急查童腦炎機轉! 學者:穿戴儀器監測

記者|羅湘、陳致宇

本土兒童確診引發腦炎重症案例已經累積14例,造成5個孩子不幸病逝,讓家長人心惶惶,雖然目前專家小組已經訂定「兒童臨床處置相關指引」,但由於案例數不多且沒有做病理檢查,重症機轉還沒找出來。公衛學者建議,可以讓住院的小朋友透過穿戴式儀器進行監測,透過「重複測量」進行統計,在病程惡化前盡快找到早期病徵,就可以早點治療避免後遺症,也建議能針對Omicron開發嬰幼兒的新冠疫苗。

本土兒童確診數不斷飆升,尤其最讓家長恐慌的,就是怕小朋友引發急性腦炎重症,根據指揮中心最新公布數據,兒童重症累積25例,其中14例是腦炎,造成5人死亡一位還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其他8例病況都有改善且有3名腦炎病童,經過3至10天住院治療已經好轉出院,雖然由前衛福部長林奏延組成的專家小組,已經訂定「兒童臨床處置相關指引」,但還沒找出重症機轉,公衛學者建議應該透過機器進行監測。

台大公衛院流病與預醫所兼任教授金傳春:「(病毒)它在進到這個(中樞神經)之前,最早期的病徵是什麼,那我們就希望也許剛開始在醫院,就是住院的小朋友就是有這個穿戴式的,這個心跳體溫去監測,當然心跳體溫跟年齡很有關係,所以這個就變成要全台灣的醫院整個合作,先做一個前驅的測試弄好了以後,就把它就是推展到地區醫院,區域醫院或者是診所。」

台大公衛學者以1990年代,腸病毒71型案例作為參考依據,當時發現如果小朋友出現泡疹性咽峽炎,手腳同時有病毒水泡或疹子就是罹患腸病毒,透過兩大症狀建立腸病毒症候群進行早期偵測,在疫苗發展前成功預防大流行,如果新冠肺炎也能偵測找出早期病徵,臨床處置就能提早還可以減少後遺症,不過目前還沒有辦法執行。

林口長庚兒童一般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昌騰:「我們必須要克服一些,因為畢竟這些穿戴的裝置的話,那當然或許需要衛福部去提供,一個人用一個,因為畢竟這有牽涉消毒的一些問題,重點是要找出我們比較擔心,可不可以找出這些一些,我們臨床上第一線醫師,甚至門診醫師可以參考的指標,可以及時做轉診或是及時做治療,這是非常重要的。」(完整版請觀看影片)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