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 2022.07.30 22:06 臺北時間

解放雙手不遠了? 自駕技術產學合作盼落地

記者|彭心一

攝影|張肇華

燃油車與電動車之爭,改變了汽車工業,但現階段不論搭載什麼樣的動力系統,各車廠目標一致,都朝向自動輔助駕駛發展。根據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自駕車分成五個等級,最初階是完全由駕駛人操控,目前台灣市售新車,大多目標設定達到LEVEL 2,有多項輔助功能、半自動駕駛,到了LEVEL 3則是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再逐漸朝向高度自動,最終目標 LEVEL 5,讓自駕系統完全操控。但學者評估,要從現在主流的第二級安全輔助駕駛、升級到第五級,恐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完整的自駕車生態系,必須仰賴車聯網與AI高度學習,但成本昂貴,現在學界研發出低成本的「自駕車嵌入式AI感知系統」,已經與許多大廠合作,預計很快將成功應用在電動車上。

這可不是踏進迷你小人國,眼前這片微型城市街景,濃縮了台灣剪不斷,理還亂的用路環境。記者彭心一:「不管是台灣或世界各國,你要開車一定要有這一張駕照,有駕照代表什麼呢,代表你夠資格上路,你熟悉車輛操作,還有你知道道路會發生什麼樣的狀況,而現在進到了自駕車的時代。」台灣智駕實驗室博士謝明霖:「我們自駕實驗室提供一個電控平臺車的一個設備的服務,那可以提供給不同的ADAS(駕駛輔助)的系統廠商,或者是不同的車用零組件,他可以依據他的需求來安裝到,我們的電控平臺車上面來測試。」

國內產學界最新研發的智能車,不論大客車、乘用車,或是相關零組件系統供應商,自駕車真正落地上路前都能申請測試。台灣智駕實驗室博士謝明霖:「那現在進到了,這邊是所謂台灣比較特別的所謂的圓環,也是考驗自駕車行駛能力的一個重要的一個條件。」模擬百百種路況,成功闖過這關,還有下一道關卡。

台灣智駕實驗室博士謝明霖:「利用我們的隧道系統,然後來設置我們的天候情境,約在7-10秒之內,就可以模擬山區的一個街頭起霧的一個狀況,那這樣的情境就可以測試說,未來自駕車在造霧阻斷它的視線的情況下,它是否能夠安全的行駛過這個路段。」開進人造隧道,這一關的大魔王,不僅能營造出濃霧,讓能見度不到一公尺,影響駕駛視線,還能夠召喚一場午後陣雨。

從小雨到大雨,以及濃霧,還有模擬進出隧道的光影變化,都考驗著自駕車的應變能力,更重要的是還得要學習辨識交通號誌,與人車混流,應付各種三寶的複雜情境。(完整版請觀看影片)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