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性侵犯潘俊皓假釋,戴著電子腳鐐回歸社會,沒想到,他竟然破壞腳鐐展開逃亡,還好最後落網被逮到,面對記者詢問,潘俊皓說:「你問那麼多幹嘛,不要問那麼多,來這邊要做什麼。」
2017年5月12日,也有另一名性侵犯蕭國昌,假釋出獄,他破壞電子腳鐐,從澎湖搭船逃到台灣,25個小時後,被警方逮捕,澎湖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劉俊良表示:「有接獲到他電子腳鐐,部分系統有異常狀況。」
還有受刑人認為,服刑後的強制治療可能違憲,聲請大法官解釋,要是真的違憲,就會有50名性侵犯,可能因此提早重返社會,還好大法官認為和比例原則,沒有牴觸,治療目的是降低再犯,不是刑事處罰。目前全台有大約130名嫌犯,必須配戴電子腳鐐,實施15年來,發生過14次破壞腳鐐逃脫案件,有13人再犯機率雖然不到1成,但民眾還是很擔心,會不會因此縱狼歸山呢。
資深刑警說:「其實電子腳鐐,它是用塑膠材質做的,確實能夠破壞,它利用GPS的定位,性侵犯如果脫逃或是破壞電子腳鐐,30秒內它就會發出警報,因為它是儀器,它不是主導人的行為,要完全預防再犯,確實有難度。」
只是電子腳鐐,也不是萬靈丹,一旦被破壞,社會安全網就會出現破洞,再加上性侵犯,屬於高危險再犯群,民眾怎麼能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