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台解禁福島食品 衝刺CPTPP開綠燈?

記者|陳采沂、王郁勳

具有濃厚菇香,肉厚口感脆彈,日本花菇是許多台灣民眾辦年貨的最愛,但食藥署委託台大進行的研究計畫,卻發現香菇特別容易吸收環境中的有害物質。

食藥署委託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進行的「輸入食品風險分析」研究計畫,在2018年率員實際到日本當地採集301樣產品,其中59項蔬菜、20項沙丁魚、33項小麥、冰淇淋和貝類等樣本,均未檢出輻射物質,但採樣的48項乾香菇中,卻發現有30項檢出,微量輻射物質,檢出率高達62.5%,其次是茶葉,23項抽出3件,檢出率13.0%,牛奶16樣中2樣檢出,米微量檢出率7.7%,果乾7.1%。

台大醫學院毒理學教授姜至剛:「進一步去估算它的風險,大概是在千萬到億萬分之一左右,所以它的游離輻射,就是0.0004(毫西弗)左右,所以是相當的低。」

這份報告針對日本食品輻射風險,進行國際間檢驗數據蒐集,包括2018到2020年日本厚生勞動省食品輻射劑量監測資料,以及香港食安中心的邊境檢測資料,和2019年國家攝食資料庫,以日本進口食品總重量,占台灣總進口食品1.6%左右,風險評估結果,會使孩童每年平均增加0.001762毫西弗暴露量,青少年、成人、老年人和育齡女性,則每年平均增加0.002308到0.002814毫西弗之間,比照一次胸部X光的0.02毫西弗還要少。

報告結論認為,日本輸入食品所產生的癌症及遺傳效應,應歸類為「可忽略之風險」,但真的是這樣嗎?(完整版請觀看影片)

更新時間 2022.02.09 21:27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