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廣告

廣告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右)與非營利組織台灣女人連線呼籲衛福部應將處女膜等名詞正名。(翻攝自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臉書)

「處女膜」將正名? 立委籲消除對女性的歧視與壓迫

記者|許行君

台灣女人連線解釋,「處女膜」是一種膜狀皺褶,為陰道發育後的殘留構造,不過社會卻存在「處女膜受損等於有過性行為」的觀念,進而產生「處女情結」迷思,導致有女性擔憂初次性行為沒有「落紅」而被視為不純潔,限制女性的性自主及自由;也有女性因擔心處女膜受到傷害,避免由陰道進入的相關醫療檢查,可能導致誤診或錯過黃金治療期。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指出,「處女膜」一詞對於女性產生不正確的社會壓力,也是醫療糾紛的引爆點,目前性教育課程中雖未提及處女膜或相關構造,但避而不談的結果,就是讓孩子持續受到社會氛圍影響,因此希望尋求更中性的替代名稱,改善社會的歧視環境。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林姿吟則說明,「處女膜」沒有生理或結構上的功能,而且並不是一層「膜」,是原本就有缺口的組織,每個人的實際樣態都不一樣,且「處女膜完不完整」與「是不是處女」完全沒有關聯性,經外界衝擊或使用衛生棉條,甚至婦科檢查都有可能造成受損,醫師也常因此被捲入醫療糾紛。

記者會中,林淑芬、台灣女人連線會共同呼籲,衛福部應研議適當名稱取代「處女膜」與「惡露」等名詞,建議教育部將字典及醫學教科書中的用詞,隨著衛福部正名而順修,並在教學中澄清相關迷思,導正視聽。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處女膜」有替代名詞「陰道瓣」,「惡露」的醫學名詞則是「產後排除物」,只是目前社會已經習慣使用這些名詞,還需要時間來消除性別歧視的詞彙。

國民健康署副署長魏璽倫指出,完全正向支持更名,若可以使用社會普遍接受的名詞,將會宣導教育,因為逃避沒有辦法給孩子正確的觀念,反而會造成更多誤解。

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顏慶祥則表示,處女膜等涉及專業領域的用詞修訂,要配合衛福部等專業單位進行,辭典與名詞上也會與時俱進、重新解釋,且處女膜一詞目前已納入相關討論議程。

更新時間 2022.03.30 14:55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