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翻轉綠金負面印象 檳榔乾洗手抗疫

記者|鏡新聞

手起刀落,一株株檳榔從天而降。即使到了今日,檳榔在台灣依舊有著近60億元的產值,種植面積近4.2萬公頃,僅次於稻米,年產量超過10萬公噸,其中又以屏東南投嘉義為生產大宗。若把檳榔歸類在「水果」,檳榔種植面積排名第一、經濟產值僅次於鳳梨芒果。

70、80年代,可說是檳榔產業的全盛時期,產值超過百億元,創造出百萬工作機會的產業鏈,一顆顆青綠色的檳榔 因此被稱為綠金。在經濟起飛的台灣,檳榔是藍領階級的提神物,但只要講到檳榔,印象不外乎口腔癌、土石流、不好看,沒一件好事。

檳榔批發第三代羅憲鴻:「污名化這一點是一個關鍵 ,就是覺得,因為以前是爺爺,因為檳榔業就扶持他的兄弟姐妹成家啊,所以就看到這個行業又沒落了,就有一點感慨,那另一個起發點就是,是否能把檳榔變的更健康。」(完整版請觀看影片)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更新時間 2022.06.11 21:31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