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連日高溫 7月「熱傷害」累計破300人

記者|吳雅婷、陳聖易

天氣好熱好熱,戶外飆破35度高溫,走在路上光撐傘還不夠,就算短短幾秒 等紅燈時間,也要先到樹蔭下躲躲,就連機車族,綠燈時也趕緊加快騎車,因為誰都不想待在紅燈烤箱區。

物流人員:「一直躲在樹下,動都不想動。」、「我們都會穿防曬袖套,盡量不讓身體跟皮膚暴露在太陽底下。」一有空檔趕緊補充水分,畢竟戶外活動不只要防曬傷,更要防熱傷害,尤其戶外工作者,頂著烈日在工地施工,或是穿梭車道兜售玉蘭花,都是高危險族群。

根據國健署統計,7月份截至17號,就有超過300人,出現熱傷害,直逼去年一整個7月累積數字。台安醫院家醫科主任羅佳琳:「如果開始覺得有種胸悶,然後體溫感覺有增加,開始覺得心跳加速,呼吸也開始變喘的時候,可能就要小心是不是有熱衰竭的初步徵兆。」

防熱傷害,國健暑建議,早上的10點到下午2點,盡量避免戶外活動,要是免不了得出門,除了穿透氣衣物、帽子、墨鏡,做好防曬外,多喝水也很重要。台安醫院家醫科主任羅佳琳:「因為在溼度超過70%的時候,我們皮膚散熱會非常困難,這時熱度也很難跟著散掉,我們心跳會加速,呼吸也會加速,這時候民眾就會覺得不舒服,電解質也跟著不平衡,體溫太高的時候會有致死的危險。」

台灣夏季高溫潮濕,常常讓體感溫度,高於環境溫度,想解身體的熱,醫師表示就得靠排汗,但要是環境溼度過高,導致排汗困難,還有另一管道,就是多喝水促進排尿,炎炎夏日,不讓熱傷害找上門。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更新時間 2022.07.18 20:33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