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空盤旋、確認目標,空勤隊員率先垂降,確認登山客傷勢狀況,再把人送上吊籃,由同仁接手,緩緩拉上黑鷹直升機。26號上午,黑鷹飛往海拔超過3000公尺的花蓮帕托魯山,因為有登山客報案出現高山症狀,緊急求救。從接獲通報到完成任務,空勤總隊只花了不到一個小時,只要救援通報地海拔超過2400公尺,黑鷹直升機就會出動,前往救援,但救援一小時的成本,包含維修費用和油料,就超過20萬。
從數據上來看,2019年開放山林政策上路,空勤救援次數連年攀升,2020年整年救援出勤163架次,到了去年190次救援任務,其中黑鷹就占了162次,升空救援平均兩天一次,因為成本極高,頻繁出動救援,就出現了「黑鷹當小黃」的批評聲浪。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科長林金柔:「你說大病小病,其實我們沒有辦法去判斷,因為你在那個荒郊野外的時候,你有時候真的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那種壓力無形中(很大)。」
近年來的登山人口直線暴增,山難次數也逐漸變得頻繁,專家點出關鍵因素,登山專家雪羊:「網路自主團,這是一個最最最危險的登山方式,因為你去網路上隨便揪、隨便自主,你根本不知道一起走的人是誰,然後你就很有可能被丟包。」專家建議,與熟悉的親友同行,不要走散,才是降低迷途山難的根本辦法,也才不會讓黑鷹直升機,老是疲於奔命。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