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廣告

廣告

2022公共電視國際研討會【擁抱改變 公共媒體數位轉型】 (攝影: 翁秀琪)

參加公共電視2022年國際研討會【擁抱改變 公共媒體數位轉型】心得

作者|翁秀琪

2022年12月6日,台灣公共電視舉辦【擁抱改變 公共媒體數位轉型】國際研討會,邀請日本放送協會NHK 放送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岩城正和 (Iwaki Masakazu)、 丹麥Dan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文化&紀實部經理、製作人Kare Vedding Poulsen ,和南韓KBS 數據政策部副總監金大韓分享日、韓、丹麥三國公共電視在數位轉型上的做法。

日本的NHK在數位技術上,一直是世界公視跑在前端的領頭羊。記得2005日本愛知世界博覽會[1],簡稱愛知世博會,是日本第一次在愛知縣名古屋市召開的世界博覽會,當時的SONY館,就已經展示了8K的影像與聲音的技術,震驚世人。此次作為主題演講者的岩城副所長,以「未來公共電視面臨的浮現中的科技」為題,分享內容主要分成四個部分: 1. 迄今為止的進展和當前的問題,2. 未來願景 2030-2040,3. 沉浸式的媒體,4. 普遍問責。

本文無法一一分享,僅擇其印象最深刻者介紹。有關日本的部分,有兩個重點可以介紹。 其一是岩城正和指出的,未來NHK運用AI技術打造服務聽障人士的手語CG服務,由於日語與手語語序不同,因此在AI訊息轉換的難度大。NHK的做法是,蒐集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地NHK新聞中的手語資料,輸入負責翻譯的AI進行機器學習,另外,由精通日語的專家(Japanese directors)也將日語的語言資料輸入負責翻譯的AI進行機器學習。由於自然語言日語和手語日語的語序不同,翻譯AI必須將其整合為手語的語序,與此同時,負責翻譯的AI還需要從行動資料庫中(motion capture data) 擷取說話時嘴巴的動作和運用手語時身體的動作(word motion),並將上述資料結合(joining) 起來,最後在NHK的製播系統中生成手語CG,才能為閱聽人所收視。這套系統一旦成熟,電視台幾乎所有的節目都可以配上手語CG,擴大服務聽障的閱聽人。至於手語老師們是否會因此而失業,那是另外一個問題。

岩城副所長提及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PDS(personal data storage),即如何收集、運用使用者的內容瀏覽、購買歷史和學習歷史的資料,這也是全球公共媒體注意的重要議題。這裡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如何【正向】運用使用者資訊,而非如之前英國和美國選舉期間,掌握選民社交媒體資料的資訊機構(如Cambridge Analytica Ltd (CA)[2]),濫用所蒐集到的個人資料來影響選舉結果。中午休息時,我有機會和三位講者一起用餐討論,丹麥學者建議蒐集資料時不蒐集個資,而是以閱聽人興趣為建立資料庫的單位,如: 喜好運動、喜好藝文節目等。 NHK的岩城副所長也分享了BBC的PDS系統[3],至於NHK的PDS系統簡介,讀者可以參考這裡[4]。傳播媒體如何妥善運用製播過程中所蒐集到的閱聽人個人資訊,的確是一個必須嚴肅考量的議題。

丹麥Dan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文化&紀實部經理、製作人Kare Vedding Poulsen則以「共創未來社會: 公共服務媒體在數位新時代的角色」為題,分享他自己製作的幾個節目。 他的演講強調三個概念,1. 快樂 (Happy),2. 民主(Democracy),和3. 公民 (Citizenship)。 他主張公共媒體製作節目不要說教,要掌握快樂這個元素,我們可以看到他分享的幾個節目片段都有這個元素在內。 其次,公共媒體製作節目時,要將閱聽人視為公民而非消費者。另外,最重要的是,公共媒體最終必須服務民主,節目也要扮演【水冷卻器】(water cooler)的角色。 所謂水冷卻器的角色,根據Poulsen的解釋,是要求公共媒體在節目製作的過程中即積極扮演促成民主對話可能性的角色,而非像以往一樣,等節目播出以後各方產生衝突,才試圖進行溝通,那就太慢了。我們看到他此次在演講中分享的節目也有濃厚的社會企業元素在內,就是倡議除了透過製播的節目促進公民民主溝通外,並進而能夠解決一個社會問題,例如解決地球鳥類瀕臨絕種的問題。 2017年,芬蘭的公共電視推出一個節目,訴求芬蘭人製作一百萬個鳥屋[5],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6]

南韓KBS 數據政策部副總監金大韓以「KBS數位轉型策略—探索客群背景資訊」為題,鉅細靡遺地介紹了KBS的發展史,他的演講中最重要的是提到KBS數位轉型四個最關𨫡因素:品牌、原創、通路和數位趨動(data-driven)。 Data-driven植基於大數據分析,KBS的管理和節目規劃,都建立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 這是全球潮流,也是傳統媒體在進行數位轉型時不可迴避的功課。

金大韓在演講中提到,傳統大眾媒體希望觸達的觀眾是標準常態分配圖中最中間的部分,想要通吃各年齡層、各社會經濟背景、各類興趣嗜好的「大眾」。 數位化以後,由於網路媒體是直接面對閱聽人(使用者),所以更重要的是分眾,也就是長尾理論中提及的標準常態分配圖中兩端的閱聽人,是分眾客製化的概念。但是這只是操作策略上的改變,並不會也不應該改變品牌的核心價值。金大韓在演講中數次提及「達美樂」披薩成功的例子,提到該品牌的核心價值就是「提供美味的披薩」,是永遠不變的,改變的只是因應數位化以後的行銷策略革新。

數位轉型、數位先行不只是公共媒體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全球媒體無可迴避的功課。

[1] https://www.wikiwand.com/zh-tw/NHK%E6%94%BE%E9%80%81%E6%8A%80%E8%A1%93%E7%A0%94%E7%A9%B6%E6%89%80

NHK廣播電視技術研究所(日語:NHK放送技術研究所,エヌエイチケイほうそうぎじゅつけんきゅうしょ、英語:Science & Technology Research Laboratories, NHK STRL)是日本放送協會(NHK)在1930年設立的開發廣播技術的研究所,位於東京都世田谷(澀谷)區砧。通稱「NHK技研」。每年5月下旬,NHK廣播電視技術研究所會對一般民眾公開展示其研究成果。

NHK廣播電視技術研究所開發了眾多放送用機械,也是日本唯一研究開發廣播機械的研究所。在研究成果的實現方面,NHK廣播電視技術研究所和眾多生產廠商實行共同研究。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mbridge_Analytica

[3] https://www.bbc.co.uk/rd/blog/2021-09-personal-data-store-research

[4] https://www.nhk.or.jp/strl/english/publica/giken_dayori/201/4.html

[5] https://www.iynf.org/2017/04/one-million-houses-birds-nesting-finland/

[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Pxu6TA03r0

更新時間 2022.12.07 23:52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