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完藥隔天才宣布要砍藥價,藥師訂的這款泌尿科常用,治療攝護腺肥大的藥物,1顆原本健保價36元,3月起第一波先被砍,1顆剩21塊,砍幅達到進4成。社區藥局藥師王明媛:「這次一砍砍了將近4成,我們真的也算是前所未見,現在就是感覺怎麼叫貨像跟叫期貨一樣。」
3月起就有小部分藥品,例如治療僵直性脊椎炎的針劑被砍近3成,治療青光眼的眼藥水也砍8%,抗凝血、預防中風的藥物砍了7%,4月要調整超過80億藥價,超過6,000個品項,憂心醫院再掀換藥潮。
過去大醫院習慣以量制價,與藥廠議價用健保價一半甚至3折,藉此賺取藥價差,恐怕導致原廠藥選擇棄守台灣,或改用不好原料藥造成藥安問題,就怕疫後加上缺藥問題助長換藥潮,健保署要和醫院坐下來談。健保署長石崇良:「週五(24日)的上午我們也會跟醫界來溝通,儘量維持穩定供藥為原則。」
王明媛:「不管是缺藥砍藥價,你會發現其實民眾的需求往往都是被擺在最後面去做參考的啦,因為大家還是可能會以自己的成本考量,都進貨成本去做首要考量的第一線。」被換藥如何自救,可以要求醫師釋出處方,到社區藥局找相同藥物,或詢問醫師更換的藥物是否成分劑量皆相同,若服用後發現療效有差,可通報健保署進行抽驗,釐清藥效有無不同。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