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猴痘疫情在去年(2022)8月達到高峰,全球累積109國、8.6萬例確診,不過疫情於下半年後趨緩,WHO甚至在2月後停止每日更新病學統計,然而台灣卻在近日出現首兩例本土案例。
全球猴痘疫情趨緩。(翻攝自Our World in Data網站)
疾管署在去年疫情爆發後,向丹麥生技公司「巴伐利亞北歐」(Bavarian Nordic)採購的560劑猴痘疫苗JYNNEOS,優先提供給操作正痘病毒屬培養之實驗室人員,及高暴露風險密切接觸者。
重症醫師黃軒指出,猴痘傳染途徑為血液、口水等體液,可能透過黏膜或皮膚傷口感染。猴痘致死率達最高11%,但由於已有抗病毒藥物,且傳染需長時間密切接觸,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呼籲一般人不用太擔心,
另外,猴痘容易往臉部攻擊,一開始會冒出紅色小疹子,接著凸起、冒出水泡,裡面出現膿包,破裂後才會開始結痂脫落,病程長達兩到三週,在結痂前會感受到疼痛,恢復期則是搔癢難耐,醫師通常會開立外用跟口服藥止癢。皮膚科醫師蔡逸姍建議患者儘速就醫,儘量不要搔抓傷口,減少留疤機率。
台灣出現猴痘本土病例,提醒民眾若出現任何疑似症狀,務必戴好口罩即時就醫。(疾管署提供)
醫師提醒,如果有同住家人染疫,不可以共用床單、毛巾,如果一起使用洗衣機,則是可以洗衣前先加入漂白劑空洗一次,將猴痘藉物傳染機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