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廣告

廣告

碳有價時代台灣2025年上路 淨零怎會「門都沒有」?|新碳權之戰

記者|王詩雅

攝影|呂宏偉

碳有價的概念,是因為歐美把碳當成金融商品,可以轉賣的,歐洲平均一噸80美元,美國50美金。一旦種樹能抵銷自身企業造成的碳排,全台灣都在搶種樹,企業盛傳森林碳匯也是未來最可能被環境部承認的碳權。只是專家認為,台灣不產油,水電瓦斯卻是全球最便宜的國家之一,歐洲規畫50年,每年降2%就能淨零,台灣只剩27年,每年要降幾趴?但也不能什麼都不做,企業今年最忙的一件事就是「碳盤查」把自己製造的CO2算出來,排出瘦身計畫,一家在新北市的小公司就說,歐洲客戶一周裡發了四封信要求快點減碳,晚了可會失去競爭力就。這場新碳權之戰,已經燒到台灣。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更新時間 2023.11.04 21:3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