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持續低迷,科技業必須想出新策略來節省經營成本,「共享員工」就是其中之一,《央視》報導,北京這間科技公司就有不少工程師不只服務於一間公司,共享工程師趙松松分享:「共享工程師可以同時來承接很多家公司的項目交付的過程管理,(我)現在的整體收入來講,比之前大概能上升40%到50%左右。」共享員工通常不和特定企業簽固定合約,而是針對不同業務談短期合作,中國官媒大力吹捧,不少企業採用這項模式,人力成本降低了5%到10%。
餐飲業、製造業員工也在《央視》報導中現身說法,飲品工廠檢驗員張盼說:「(薪資)基本上就跟我們(原公司)旺季差不多,5、6千人民幣(2.2萬台幣)左右,相當於我們拿了雙倍工資吧!」原本在飲品工廠上班的員工,生產淡季業務和收入都減少,被公司安排到附近更缺工的光電科技廠,擔任共享員工,當地人資部門官員表示,這創造了兩家企業和員工本人三贏的局面。
但《央視》報導底下有中國網友疑惑,這不就跟一個人打好幾份工沒兩樣嗎?直指根本是「共享壓榨」等。實際上,共享員工在疫情期間就有電商和餐飲門市嘗試過,但中國經濟長期不景氣,進一步延伸到科技等產業,背後可能隱含的勞資糾紛和投保問題,需要進一步討論,才能讓勞工獲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