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紀錄片:星星之火3受訪者合照。(蕭同茲先生文化基金會提供)

探索新聞產業AI 轉型衝擊 紀錄片「星星之火3」上線

AI可以是新聞人的超級助理,它可以蒐集整理資料、快速產出新聞內容、並同步整合文字及影音,在AI助力下,資訊的創造和擴散速度將急遽加快,大量真假難辨的資訊自由流通,讓新聞的真實性遭到前所未有的危機。對視聽者來說,AI可以針對不同受眾客製化不同新聞內容及形式,提供前所未有的新聞體驗,在刻意迎合視聽眾偏好的同時,也讓新聞更加破碎化、造成同溫層現象加劇,對公民社會產生重大衝擊。

星星之火3紀錄片發表會,眾多重量級傳播學者及資深媒體人到場。(蕭同茲先生文化基金會提供)

蕭同茲先生文化基金會為紀念中央通訊社創社社長蕭同茲先生所設,蕭先生當年以前瞻的眼光與無私的胸襟,帶領中央通訊社成為世界五大通訊社之一,為華文新聞史留下輝煌的一頁。

基金會長年持續關切台灣新聞產業在時代變遷中所遭遇的挑戰及扮演的角色, 2021年推出「星星之火-新聞人的一生志業」紀錄片,走訪第一線新聞人,探討新聞產業如何在數位洪流下,奮力求生、同時守護新聞核心價值;2023年推出「星星之火2 : 風起-新聞人的永續使命」紀錄片,以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標的,討論新聞的公共性,在後疫情時代,思考如何善用新聞媒體的影響力,為人類「永續」盡一份心。

今年繼續推出「星星之火3」,聚焦AI議題,探討在AI新世代,新聞人如何守護新聞的真實性,如何在內容氾濫的年代,凸顯新聞的獨特性、建立視聽眾對新聞品牌的信賴度,進而透過堅持新聞品質,提升民主及公民社會。

本片走訪第一線新聞人及AI意見領袖,受訪者包括(依姓氏筆劃排序):王志仁、李怡志、沈建宏、林妏純、侯宜秀、張潔平、陳正杰、項國寧、黃欽勇、簡立峰、及羅世宏。希望在AI浪潮席捲之際,記錄當下新聞人對新聞未來樣貌的想像,及對新聞本質的思索與堅持。

紀錄片訪談內容節錄 (依姓氏筆畫排序)

l 王志仁 數位時代總編輯

「對我們來說,AI就是一個產生內容的工具,千萬不要為了AI而AI、是我們在推進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我覺得短期之內AI不會取代現有工作者,而是可以幫工作者擴大賦能,讓工作更有效率、產生更大的價值。」

「所有內容的產生,一定要有人:由人類的記者及編輯來產生,過程中可以借用AI工具,但最後要有審核的過程。任何沒經過查證核實的新聞,就絕對不能刊登,這是非常清楚的原則。在AIGC的時代,對新聞媒體來講,查證核實比以前更重要。」

l 李怡志 政治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AI可以省去記者很多做瑣事的時間,然後專注在比較深度的報導上面。但同時帶來的挑戰是,要產生假新聞也變得更快、更容易,再加上假圖片也很容易產生,因此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可能創造出幾萬則假新聞,把網路搜尋跟論壇灌爆。」

「理想上有了AI,優質的媒體不但能兼顧每天的即時新聞,同時也能有大量的深度報導,透過AI的協助,把新聞變得更好看、更有趣,讓一般人能知道他該知道的事情。同時希望閱聽眾也能慎選新聞媒體及平台,因為如果你不選擇,那你就永遠會被演算法控制,去看那些最聳動的東西。」

l 沈建宏 東森新聞台副總經理

「網路媒體造成最大的問題就是偏食,你會習慣在自己的同溫層中獲取資訊。未來AI透過語言學習會更瞭解我,更懂得如何討好我,但一個過度討好的新聞,是否能帶給人們正確的訊息?而媒體還能不能引導輿論、對事情做出正確的批判或監督?這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我聽一個澳洲媒體講,他曾經跟臉書說,你們相不相信,五年十年後你們不一定還是Facebook,而我們的媒體還是我們的媒體,CNN還是CNN,這就是一個媒體的自信。」

l 林妏純 ETtoday總編輯

「目前的年輕世代,他們有蠻多的新聞來源是來自像TikTok、或是網紅,可是這些來源其實不是新聞出身、並沒有新聞專業把關。如果說我們來自新聞專業把關的內容,已經不是新世代他們想看的新聞管道,對整個新聞產業來說,是一個蠻大的危機。」

「我們有一個自動生成的程式語言,可以一鍵讀取open data、直接使用資料照片(例如:中央氣象局的地震圖),標題是我們事先餵給生成器的格式,3秒鐘自動生成,有圖有標有內容。之後我們要再審一次稿,並標明例如70%來自AI,30%來自某某某。」

l 侯宜秀 人工智慧學校秘書長

「未來在AI科技下,公眾領域的議題討論可能會朝向越來越碎片化,每個人看到的就是同溫層的那一個泡泡,但透過AI工具也有可能協助我們重建這個公眾領域的討論,透過人類跟AI協作,幫閱聽人去挑選並策展一個針對特定主題的深度採訪報導。」

「AI會讓我們對世界的認知產生很大的變化,會不會因此我們喪失了對真實性的追求?我覺得不會。我覺得人類會習慣這件事,然後產生辨識能力,特別是在新聞的產製這個部分,它的價值反而會更被凸顯出來,新聞若是專注在真實的內容,那這就是它跟其他內容的界線,我覺得新聞產業會被重新定義,真實性會是它非常重要的核心。」

l 張潔平 Matters Lab創辦人、香港媒體人

「新聞產業在數位世界其實已經處於相當弱勢、非常邊緣的狀態,AI很可能會讓新聞產業變得更弱勢,因為有AI的情況下、人人都可以做出一個內容農場。不管我們用多少AI工具,新聞業仍然是一個偏手工業的產業,未來優質內容的生產者在結構上會更邊緣化。」

「AI很大的問題是信任。新聞的特別在於信任,今天為什麼大家在人人都可以寫內容時,依然會要去看『報導者』或『天下雜誌』這類媒體,是因為我們越來越沒辦法信任數位世界上、來源不明的東西,對讀者來說分辨的成本越來越高,信任的成本也越來越高。我覺得AI會更極大的加劇這個問題,我們越來越沒辦法相信我們在網上看到的東西是真是假。」

l 陳正杰 中央通訊社副社長

「我相信各家媒體都會建立AI應用的相關規則,中央社的準則是要尊重著作權、不能違法、不能侵害別人的個人隱私及個資,另外任何透過AI工具生成的新聞,到最後一定要有人工審查才會發佈,且要註明有使用AI工具。媒體要自律才能維持可信度與聲譽,這是一家新聞媒體的生命。」

「新聞媒體有了AI工具,可以做更深入的報導,用更貼近讀者需求的方式來呈現,讓我們有機會觸及到更多的閱聽大眾,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我們作為新聞從業人員,要勇於接受它、探索它,看它能幫我們做什麼,同時始終要記得閱聽大眾對我們的期望是什麼,始終要去發掘好的故事、用好的方式來呈現給社會大眾,這永遠是新聞工作的根本。」

l 項國寧 聯合報執行董事

「媒體在這個資訊快速變化的時代要去思考,我們的核心價值到底是什麼?尤其在AI時代,我們要從靈魂深處去問,我們要做什麼事?我們的價值在哪裡?在這個資訊大量爆發的時代,媒體要做什麼事才能彰顯它的價值?才能讓使用者願意付費取得?而從整個社會跟民主制度來看,媒體要扮演什麼角色,才能優化我們的民主、政府治理、及提升我們的公民社會?」

「AI一直在進化,在這個過程中要怎樣跟AI的發展與時俱進、隨時跟這個科技平台保持充分溝通,然後跟政府及社會也持續保持溝通,我覺得這是一個大工程。但它其勢不可擋,所以我們必須要engage剛提到的各個不同的stakeholders,與這些跟我們關係密切的利益關係者,產生對話及交流,然後制定在AI環境下的一個新生態系統的遊戲規則。」

l 黃欽勇 DIGITIMES董事長

「很多人問我,在媒體的黑暗時代,電子時報怎麼活下來?因為我以前沒辦過報紙,我就不用傳統報紙的方法、才活的很好。傳統媒體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電子時報每天印出90-100則新聞,這個報紙我把它當成講義,很多電子業老闆上班的時候用5-10分鐘掃描一下、知道今天出現了什麼事、哪些是重要新聞,這樣就可以了,不是要他把每一篇都讀完。」

「全世界電子業最完整的資訊在台灣,我們有949家上市櫃的電子公司,每個月都要發行財報,所以財報的資訊很完整,只要會分類會整理會判讀,我可以利用AI,讓大家更精確的查到他所需要諮詢的資訊,所以AI對別人來講有可能是殺傷力最強的武器,對我來講絕對是個戰略性的武器。」

l 簡立峰 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這一波生成式AI最難的地方不是新聞的真假,是一切的真假都已經很難判斷。因為它可以在抖音抓個15秒、直接生成你的聲音,再創造你的故事,丟給你的朋友,大家都分不出來,除非跟你自己求證。AI帶給我們一個新的挑戰,這是個眼不見為憑的時代,以後長長久久,我們都會處在一個資訊必須要求證的年代。」

「現在有各種AI基本法的概念,它不是著眼在資訊的正確性,而是AI系統的社會跟法律責任,要先建立透明度,就是你至少要讓我可以監督你。AI這個新興行業,你很難去監督它,因為它怎麼生出來你都不知道,有公權力的人,要先學習怎麼去監督它。」

l 羅世宏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董事長

「在AI時代、注意力經濟會加倍,讓惡性競爭更激烈,讓消費者更能去避免他不想接觸的訊息,但客製化跟個性化後,他會接觸到更多符合他意識形態及立場的內容,會讓我們更生活在各自的過濾泡泡中,沒辦法對話或相互理解,這個社會可能因為更碎片化的新聞生產跟消費,而更加分裂。」

「AI其實無法取代真正優質的新聞媒體跟記者,包括調查報導、現場採訪、第一手資訊來源、及感動人心有溫度的內容,這些是AI無論怎樣進化都無法取代的。所以AI跟人的合作,應該會是一個過程,目的是生產出更好的、更有助於公共利益跟實現公共價值的內容。」

更新時間 2024.04.25 17:2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