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廣告

廣告

萬物皆AI真假難辨 已逝親人科技永生?生成式思考與真人無異 揭詐騙內幕如何辨識 台灣法條跟不上進展|躲不掉的AI時代

記者|簡如屏

攝影|李昆達

像是藝人包小柏就將病逝的女兒做成AI助理,建構模型與資料庫,除了提醒待辦事項,還能跟爸爸撒嬌聊天,在數位世界裡留存女兒最美的樣子,以科技走出傷痛。但載舟亦能覆舟,也有詐騙集團生成AI偶像,向粉絲詐騙募款,那條倫理界線又在哪呢?

歐盟2024年5月通過人工智慧法案,規範AI應用,人工智慧法物件禁止AI侵害人權,且明訂罰則!台灣是否慢半拍?國科會主導人工智慧基本草案目前朝定義、隱私保護等七大方向規劃,AI能幫助人類,也可能超出控制、顛覆世界,AI與惡的距離必須提早規範。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更新時間 2024.06.22 21:30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