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憲鴻(小冬瓜)說自己不只是殯葬業者,更是在倡議讓人不畏懼死亡,除了殯葬本業外,他同時經營YouTuber、Podcast、寫書、上電視及廣播節目,透過各種平台回答大家對於喪葬禮儀的疑難雜症。郭憲鴻會這麼做,源自於來自父親走得突然,家人幾乎沒有時間,可以好好面對父親過世的課題,一切都是非常倉促,而留下太多遺憾。經歷過父親的死亡,身為家屬的郭憲鴻清楚知道,如何讓大家不畏懼死亡,是一個非常值得追求的目標。

而結婚有了小孩後,郭憲鴻不想讓太太小孩承受跟自己一樣的壓力跟痛苦,「我必須負起責任把自己整理好」,於是他每年定期更新自己的單程行李箱裡的壽衣、保單、殯葬決定,甚至每年拍一次「遺照」,為了就是如果自己突然過世,太太只要打開行李箱就會獲得所有問題的解答,不會留下驚慌失措的遺憾。
生命教育講師郭慧娟在「死亡咖啡館」活動中,讓長者們在邊喝咖啡邊學習如何決定自己的「未來」,從臨終醫療到身後事處理。她說到參加活動的長輩們一開始都戰戰兢兢,不敢談論這個話題,透過一些桌遊活動,用活潑、溫馨的引導,讓大家學會如何討論死亡、面對自己,甚至連入殮要穿的衣服都可以討論、喪葬費用、花葬還是晉塔。而參加過活動的長者,也願意跟家人從分享上課內容,到討論身後事要怎麼處理,自然而然地開啟溝通,不再成為禁忌話題。

郭慧娟上課時,分享自己曾經跟父親關於過世後的安排,曾鉅細靡遺的聊了一個半小時,在那次的過程,她深深了解「談」的好處,因為大部分的長輩其實都想過身後事,不如就好好地面對與對談,而這些也成了她上課時的教材。死亡話題在郭慧娟家更是再自然不過的話題,她在自家三代五口飯後吃水果時,說到自己有個天堂行李箱,放著自己過世後會需要用到的東西,話音剛落,郭慧娟的媽媽立刻接話說:「你要留好一點(的東西)」,讓家人聽了哈哈大笑。本集將於3月8日(六)晚上9點首播、同日晚上11點半、週一下午3點重播。
(本文為涉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