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台積電今天股價重挫收910元。(資料畫面)

「護國神山」前財務長千字文力挺 讚台積電:此時不買,更待何時?

記者|郭妤

台積電今天以910元作收,寫下今年以來最低價,曾宗琳卻認為,台積電從現在到未來12~36個月都保持競爭優勢和市場態勢,並估計2027年每股盈餘介於80~85元,而比較去年台積電每股賺45.25;他再以過去四季台積電本益比最高點在27.6倍、最低點在9.4倍,未來四季的預估本益比最高在19.5倍、最低在10.7倍,要大家算算看是否值得進場;他也提到任何政治和局部經濟/科技事件的影響,造成股市和股價的下跌,都是入場的好買點,「目前就是這種時機」。

外界憂心台積電是否會變成「美積電」?曾宗琳表示「不會,也不可能」,提到即使投資美國金額增加1650億美元,占資產總值也僅達16~20%,重心仍在台灣,且究竟會多出多少成本,仍掌握在台積電自己手中,未來端看台積電在美國的管理能力、產出效率來取決成本花費,直言「質疑會多花費50%到3倍設廠的人,是完全不了解晶圓生產成本結構的外行人」。

曾宗琳也認為,從台積電本身的立場和需求而言,必須趕快去海外設廠,擴大整體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才能確保未來的40年還是半導體產業的霸主。他分析台積電總資產不到3000億美元,優質人才幾乎集中在台灣,但未來資產規模達到1兆美元時,台灣的人力已不足以填補人才需求,將與現在的三星和英特爾面臨的困境相同,研發與營運容易出現問題,因此赴美投資是不可避免的過程;他也提到台積電的美國挑戰絕對不是容易,會一路困難重重,但這也是台積電過去40年來的寫照,若成功將繼續稱霸半導體產業另外40年。

更新時間 2025.03.31 21:08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