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站內坐滿滿,台灣新冠肺炎疫苗至今已施打上千萬劑,3日13期預約也起跑,AZ重新開放50歲以上的第1劑,第2劑間隔10週就行;BNT部分,第1劑全開,但第2劑除了間隔4週,還必須滿18歲。
疫苗全面接種、衝高覆蓋率,但國產高端每天只有1、2千劑,民眾就怕打了國外不認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對此表示:「跟日本在一連串地在談。」與日本疫苗認證還在談,國際疫苗護照也有初步規劃。
但疫苗打得多、不良反應者也多,台北市府針對接種第1劑後產生不良反應者,以及必須緊急出國等4大對象,在台北市11個醫院設立特別門診,開放自選疫苗,至於12到17歲學生的第2劑BNT得緩緩。
陳時中指出:「大概起碼給他(間隔)拉到6週以上。」拉長間隔就是擔心出現嚴重副作用,尤其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小組,至今已接獲1萬多件申請。
其中桃園一名余姓男子,5月接種第1劑AZ後出現血栓,被醫師判定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還得接受70萬元的自費療程保命。經過5個月後,10月21日終於被專家判定血小板低下狀況就是接種疫苗引起,賠償90萬元,不只金額創新高、也是AZ第一個獲賠案件。
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已經打了1千多萬劑AZ疫苗,裡面728人接種後死亡,雖然95人都被醫生診斷有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但目前只審理了13人,還只有1人獲賠。指揮中心因此承諾縮短開會頻率,改為每個月召開,加快審查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