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還沒有趨緩,為了加快給藥速度,指揮中心從23日起,把原住民還有離島居民也加入快篩陽只要有醫師確認就可以視同確診名單,不過接下來本週起條件還會再放寬到全民適用。
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這個禮拜一定會宣布,但是我們還有一些流程要跟醫界,特別是基層的醫師,未來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我們會再做好溝通。」
點出基層醫師將扮演關鍵角色,因為目前大多國人就算在家快篩陽性,還是得到社區篩檢站PCR,取得確診結果後,才能透過視訊問診取得處方箋到藥局領藥,從發病到投藥歷時約5天。
不過認定快篩陽性視同確診後,節省掉大排長龍進行PCR與等待結果出爐時間,從認定確診到取得處方箋請家人代為領取,2天就能開始吃藥治療。
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未來快篩陽就當作確診,這個工作會朝向由基層醫師來扮演更重的角色。」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至少可以省2到3天的時間,那這對於即早治療是非常有幫助的。」
除了全民快篩陽視同確診,現在最憂心是醫療量能。指揮中心先前函文將護病比放寬,以區域醫院專責病房為例,原本1位護理師每次輪班照顧5位病人、領取津貼1萬元;放寬後上限達到9人,雖然津貼改用人頭計算,最高可領1.8萬元。
但醫護大呼缺的不是錢是人力,實在吃不消。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如果說有些醫院它護理人員不夠,其實應該去從別的地方徵調一些人來支援他們。」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我想這個人力是彈性運用,會依照疾病的嚴重度跟照顧的負荷,來做一個彈性的調整。」
在醫療量能與確診數居高不下的長期戰,到底該如何兩全其美,考驗政府決策能力。
★《鏡新聞》提醒您: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