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2022.12.03 19:55 臺北時間

國人四大惡鄰排行榜 最怕「噪音」難入眠

記者|張晏碩、阿貢亞麥

其實在台灣,不只噪音,鄰居若有環境髒亂、菸味,甚至毛小孩問題都讓人非常困擾,專家建議,一定要找管委會幫忙居中協調,單槍匹馬找鄰居理論容易被認為是找碴。房仲業者也說,如果怕買房遇到惡鄰居可以多看布告欄,了解社區狀況。

房仲業者徐佳馨:「你看不到細部的後面的地方,應該可以了解到住戶的狀況。」來到社區公共空間,看看環境是否乾淨整潔,就能知道管委會執行力,還有鄰居素質好壞,惡鄰居藏在細節裡。房仲業者徐佳馨:「多數廁所它都是連通的,會發現到有菸味或者是說有一些奇怪的味道。」除了公領域,私領域也有「眉角」,廁所的排風孔就是關鍵之一。

盤點全台灣民眾四大惡鄰行為排行榜,第一名就是噪音,不管是半夜喧嘩,或是孩子哭鬧;第二名是環境髒亂還有臭味,菸味常常被討厭;再來是侵犯隱私,有些鄰居會加裝監視器,害不少住戶感覺被監視;最後一個是寵物,毛小孩往往不受控制。

房仲業者徐佳馨:「工商比較混雜區塊來說的話,晚上相對會稍微吵一些,惡鄰來說的話,多數他如果影響了周邊一定程度的狀況,都會出現在公布欄裡面,所以我們都會提醒客戶,如果說你在看房子的時候,公布欄一定要來去做特別的留意。」

遇到惡鄰居一定要蒐證,有三大法規可以保護自己,第一是《社維法》,要求警方跟環保局到場協助,嚴重可以開罰;第二是《民法》,透過法院排除侵害,還能求償精神慰撫金;第三是《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管委會要求改善,報請主管機關處罰鍰,或打官司請法院強制惡鄰居搬家。

住保會理事長吳翃毅:「最好是找管委會管理委員一起來,去跟鄰居按個門鈴,禮多人不怪,送個小禮物去關懷一下,有時候單槍匹馬去,人家以為你是來找碴的,反而就產生了一些爭議。」專家建議,管委會就是最好的橋樑,訴諸法律途徑,千萬不要自行報復、以暴制暴,反而會讓自己也變成「惡鄰居」。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