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新一波貿易戰再起,AI晶片議題再度成為美中角力重心,4月中,AI晶片供應商之一、人稱「蘇媽」的超微(AMD)董事長蘇姿丰快閃訪台,面對媒體詢問川普對等關稅、晶片課稅議題,她毫無避諱地表示,「我們擁有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夥伴關係。相信可以與合作夥伴緊密合作,共同應對任何供應鏈問題。」
雖然,蘇姿丰來台力圖穩定AI供應鏈軍心,但美國商務部日前宣布,包括輝達(NVIDIA)的H20、超微(AMD)MI308等AI晶片出口,必須先取得許可。消息一出,不僅AI晶片龍頭輝達隨即認列高達55億美元(約新台幣1,787億元)損失,包括鴻海、廣達、緯創、技嘉等大賺算力財的AI概念股全跟著倒地。「AI伺服器已從藍海市場轉變成紅海市場。」一位大型科技公司負責人憂心忡忡對本刊說。
本刊調查,美國總統川普一變再變的關稅新政,已讓全球經濟烏雲罩頂,如今,美國又加大AI晶片出口管制,再加上中國平價版AI模型DeepSeek橫空出世,包括微軟、亞馬遜等大咖雲端業者,紛紛檢視算力投資效益,讓外界對AI市場能否延續高成長充滿疑慮。像微軟宣布放棄歐洲和美國大型AI資料中心租約,就連中國雲端大咖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都跳出來警告,「AI投資重複或互相重疊,有出現泡沫風險。」
不僅大型算力客戶投資需求開始降溫,更慘的是,過去2年賺得缽盆滿滿的伺服器代工業務,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從電子五哥到主機板廠全殺進來,為拚訂單,大家殺價搶單,讓AI伺服器毛利率如溜滑梯般下跌,甚至比傳統伺服器還低。」代工廠高層憂慮地說。
一位資深科技業者觀察,過去十年來,廣達在AI市場默默耕耘、惦惦賺,後來鴻海、緯創、技嘉陸續加入分食,自從生成式AI—ChatGPT爆紅後,長期在AI伺服器缺席的仁寶、和碩與微星都殺進來搶大餅。
相關文章
AI伺服器退燒3/ChatGPT找不到獲利模式 AI供應鏈投資風險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