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山又二分之一》第一集:百岳不登頂

作者|沈騏

最早知道這集的主角童竹生,是因為看到他和朋友去「北三段——能高安東軍」時拍的照片。那些照片太美、太有張力,在快門滑落的那一刻,抓住了中央山脈撼動人心的一瞬。想起照片裡的水鹿、湖泊、星空、草原⋯⋯。就算是此時在電腦前打字的當下,想起竹生的照片,我都恨不得能立刻起身上山,再次去感受高山曠野的美。

而另一件讓我對竹生和這群朋友感到好奇的,是他們是一群「不登頂」的登山者。更準確地說,他們並不設限上了山,是不是要登頂。所以那次五天的能高安東軍,有數座百岳就這麼從山腳下輕巧經過。

我們來想像一個情境。連假前,同事問你放假要幹嘛?你說你要去玉山。連假後,當同事興奮好奇地問你:「爬玉山感覺如何?」你跟他說:「喔,我沒上去。」你能想像對方會多麼驚訝?他難道不會問:怎麼了?身體不舒服嗎?高山症發作?都投入了這麼多心思準備,搞不好連年假都all in,爬山,當然就要登頂啊!

不登頂?那上山要幹嘛?不登頂?那我拍竹生,要拍什麼?

當初想拍《山又二分之一》這系列紀錄片,其中一個原因,是想記錄「這個世代台灣登山人的樣子」。因為儘管時代不同,山始終是山,但上山的人,無論樣貌、穿著、想法、態度,都完全不一樣。十年前在登山口,大家在比的,是這次誰的背包重,誰才猛。而如今卻連神秘農場都開始輕量化他們的背包,誰能想到?

《百岳不登頂》,是這系列四集製作中,我最緊張、擔心的一集。如今回頭看,我當時沒想到的,這也是四集裡「最療癒」的一集。

《百岳不登頂》,其實在說自由,與快樂。

你,快樂嗎?

更新時間 2023.08.16 16:07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