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調查,京華城案去年1月由監察院認定獎勵容積違法提出糾正後,4月11日即有民眾向最高檢察署具名檢舉,連同台智光、北士科與大巨蛋共4案,指柯文哲有貪汙圖利之嫌,隨後由台北地檢署分案交由廉政署調查,蔣市府也責成政風處進行查辦,國民黨市議員鍾小平則在5月1日向台北地檢署告發柯涉京華城弊案,政風處去年5月7日認定京華城案有重大違失,將47頁調查報告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
知情人士表示,柯文哲涉京華城案遭查辦,蔣市府政風處臨門一腳相當關鍵。政風處在移送書指出,京華城案在原有560%容積率外要求再加12萬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但北市府不同意,京華城打行政訴訟討要也敗訴,當時的副市長彭振聲及都發局官員邵琇珮卻另立智慧城市等名目,為京華城量身訂做容積獎勵,換個方式讓京華城案增加20%、約11萬餘平方公尺容積率。
柯文哲涉貪事證一一浮現,但民眾黨卻將全案導為執政黨的政治迫害,甚至在今年一月發起「釘孤枝」遊行。
台北市府政風處函送書指出,柯市府讓不是都更的京華城改建案適用都更法規,當時彭振聲及邵琇珮在都委會及都審會影響委員心證,且不顧委員質疑,主導會議給予京華城多20%容積獎勵。當時台北市獲得智慧建築鑽石級標章者除京華城案外另有3件,均未如同京華城獲容積獎勵,因為相關標章多屬義務性質,彭振聲等人護航京華城案已涉圖利,因此移送北檢偵辦,檢廉在此基礎下查出是柯文哲所授意及主導。
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圖)1月23日出庭,坦承與柯文哲共犯圖利京華城案。
北市府都發局官員邵琇珮(圖)轉汙點證人,坦承與柯文哲共犯圖利罪。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貪汙及侵占政治獻金弊案,台北地院訂3月20日首度提訊柯文哲進行凖備程序,並在6月5日前密集排訂33次庭期,傳喚11位被告出庭,力拚在15個月羈押期限屆滿前審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