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城推動《壯促法》,屢遭質疑未利益迴避,隨著爭議持續延燒,他今(25日)於立法院會質詢時公開表示,將辭去立委職務,更稱該法通過後他心中響起「我來立法院的任務已經完成了」的聲音,而他在該法通過後也考慮辭去立委,任務完成後要交棒給下一位,然爆發攻擊,他得留下來清理戰場、承擔責任,他也於10天向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祕書長周榆修報告辭職一事。

民進黨立委陳培瑜質詢時指出,就算吳春城已辭立委,但留下來的《壯促法》可能還會對相關部會的行政造成相當的干擾,要如何解決?」卓榮泰回應,吳春城聲稱這是一個公共化的問題,沒有所謂的商業行為,吳春城也已放棄商標,「但現在是要跟社會對話的時候,如果社會這個名詞的定義還不是那麼清楚,而且立法院還有委員在討論,行政院尊重委員的討論」。
至於行政部分,卓榮泰指出,他與部會首長談過,「我們現在不能涉入所有跟商業有關的任何行為,也不能跟有任何商業嫌疑的契約來做背書」,因此得謹慎「非必要不使用這樣的名詞來做現在內外的討論」。勞動部長洪申翰也表示,勞動部去年初有幾個相關的計畫有使用「壯世代」這樣的名詞,當時是因為看了勞動參與率,發現到55歲以上會有下降的狀況。
洪申翰指出,不過經過段時間,社會對壯世代諸多討論及爭議,包括商標提刪凍預算的狀況,「我們也接到許多55歲以上的朋友來表達,不希望被稱作壯世代」,而勞動部確實現在也在檢討,對於該照顧的人、55歲以上的勞參率,該做好的會做好,「但對特定的名詞,我們不會去拘泥和堅持」至於究竟用何種名詞最適當,我們會找專家學者來討論,做一輪的檢討。
洪申翰強調重要的是達成政策目的,若一些人對於特定名詞認同問題,反而不想參與勞動部的政策計畫,這反而對勞動部原設的目標原意有衝突,他希望能達到政策目標也降低社會爭議,這是未來選擇相關名詞比較重要的原則,這部分勞動部會來檢討。陳培瑜呼籲,特定的名詞確實會造成觀感不佳,「這部分要拜託行政院、勞動部,若有相關的問題都要一併改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