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廣告

廣告

老建築都更困難重重,其中最大難題是不同意戶。

40年老公寓花3年整合 釘子戶成都更關卡

記者|徐紹芸

攝影|徐瑋辰

磁磚外牆看得出歲月痕跡,位在台北市南港巷弄內,整排1到4層樓的老公寓屋齡高達40年,住戶盼望都更卻是一場漫漫長路。

都更整合代表胡家瑒:「從一開始到送件,我們將近花了將近3年左右的時間,有超過5%的人不同意的話,那政府也沒辦法用公權力進行代拆,所以我們還是要繼續努力,提高我們同意的比率。」

胡先生帶領住戶整合都更,一耗就是3年,好不容易取得124戶同意,近期完成送件,預計117年能交屋,但整合過程也是歷經層層關卡。胡家瑒表示:「一開始也有聽到他(釘子戶)說,他要一戶要換四戶,也有那種長輩他就是什麼都不要,可是他就是覺得說,我已經年紀很大很大了,他都更可能也等不到(重建)了。」

不同意戶卡關是都更當前面臨最大難題,國內老舊建築想改建有兩條路可以選,其中危老重建必須屋齡滿30年,沒有設電梯的老建築門檻相對高,必須得到百分之百住戶同意,才能排隊審查。

但都更也有三關要闖,第一階段送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避免惡意圈地,都委會同意後,還要進入都市更新審議會,判定都更範圍是否合理,第三關過程中有爭議,只要一人反對,就得召開聽證程序,過程繁瑣又耗時。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在都更跟危老比較大的抗性,其實還是在於住戶的整合,跟大家所謂權利上面的認定。」

想加速老建築重建,住戶更盼望的是放寬門檻、拉高容積獎勵,唯有提高住戶意願,才能更有效率的推動都更腳步。

更新時間 2021.11.15 20:04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