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醫放系食品檢驗分析實驗室教授吳杰說明:「這罐是我們用在食品檢測的標準射源,它裡面就有含15種的放射性同位素。」把實驗罐子放進純鍺偵檢器,裡頭有什麼放射物質一目了然。吳杰教授表示:「這邊有根很高很高的能峰,這支就是銫-137。」
因應政府開放日本福島5縣食品,配合邊境百分百查驗,陽明交大實驗室未來也將投入協助檢驗食品輻射殘留,人力從原本的3人、擴充到7人。
但這三大品項未來得多注意,吳杰教授說:「這個植物,它本來就容易吸收放射性同位素的,像是我說的野生香菇;第二種就是漁產品也常常去測到有,這個福島核災它排放很多的銫-137到海當中;第三就是有脫水的東西,靜岡茶對不對、靜岡茶通常都是抹茶粉,抹茶粉把水分脫掉了,我們所測到的同位素活度、濃度自然就比較高。」除了抹茶粉,還有像是果乾、果醬等需要脫水的食品,也比較容易驗出輻射物質。
雖然目前台灣規定幾乎全球最嚴格,標準值每公斤不能超過100貝克,但微量輻射進入人體真的就沒問題嗎?吳杰教授答道:「我們在下面應該要訂一些Action Level,或者叫做警告值也好,如果測到10(貝克)的話要怎麼辦,要把它明訂出來。大家有聽過正子電腦斷層嗎?它要把放射性同位素注到病人的身體裡頭,每次注射要注370Mega(10的6次方)貝克,我們這個是100貝克,致癌風險是可以完全忽略不計。」
專家建議明訂規則,業者與民眾才不會無所適從。福島食品開放後,各界的挑戰才正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