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新店的山居,是莊普從1980年代從西班牙搬回台灣後,居住了四十多年的所在。這裡是藝術家生活起居的場景,也是他各種生命記憶的累積,散置陳列的物件各個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而窗外不斷變化的天光則像是未知的際遇,看似規律有序,卻又總在不期然時向你展現它的奇妙燦爛,抑或是晦澀黯淡。
仰望、俯瞰 ,陽台的一角是莊普沉思的殿堂
莊普說自己有種與生俱來的焦慮,是一種不屬於此時此地的格格不入,所幸因為藝術,讓他有了暫時得以逃離現實的可能。生長在單親家庭的叛逆少年,為了追尋想像中充滿色彩的理想國度,他買了一張單程機票前往馬德里,決定用自己的方式,踏上尋根的路——對莊普來說,自由與創作才是藝術家的原鄉;關於藝術創作的一切,包括材料、技術、美學和歷史,都是用以溝通的基礎語言。在西班牙學習的歷程,莊普從狂狷脫胎換骨為成熟自信;在創作上,他開始思考繪畫和素描的最基本功能,開始以方格和圖章轉印,建立起自己的藝術風格。
2021年,莊普擔任國美館大型展覽《所在》的策展顧問。
然而,生命的因緣際會,終究讓莊普選擇回到台灣。1980年代正是台灣劇烈變化的時刻,莊普和一群也同樣從海外回台的藝術家朋友,展開了關於抽象藝術的系列運動,他們自發性地集結、成立替代空間、舉辦展覽、甚至進入學院體制影響無數後來的年輕藝術家,而這場台灣當代藝術的推進工程,至今仍再繼續。
莊普(中)與陳順築、吳東龍、蘇匯宇等藝術家組成「新店男孩」創作團隊。
「我們所謂的藝術,就在這個時代就無所不在,是看你的心裡怎麼去對待它。」莊普如是說道。藝術世界的感性與激情,終究要回到生活的樸實寧靜,用最低限的語言,訴說著最感性的故事。歷經了時代浪潮的沖刷淘洗,如今的莊普,早已在個人的藝術國度,建立起屬於自己的,隨心所欲的秩序。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