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s://sb.scorecardresearch.com/p?c1=2&amp;c2=35880649&amp;cv=3.6.0&amp;cj=1" alt="comScoreNoScript"/>

《西門老青春:歌廳的美麗與哀愁》01:序曲

記者|謝祝芬

攝影|陳鼎仁、林治文、許鴻財

影音|李欣如

即使不是老台北,不同世代的台灣人在西門町多有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日治時代,有人在西門町看了人生的第一場演劇;1950年代起,有人在西門町第一次吃到與叭噗不同風味的「白熊」冰淇淋、有人在西門町美式摻雜日本味的西餐廳吃到第一客牛排,有人在西門町的戲院看了第一場電影,也有人和第一個女朋友在這裡約會。直至捷運暢通的今日,西門町依然擁有許多人的第一次,既是許多外國觀光客探索台北的起點,也是新世代青少年秀舞技、歌藝的舞台。

西門町也曾擁有一群老兵的青春。

只是老兵在此體驗的青春,是回味,也是鄉愁;西門町歌廳,乃至後來演變而成的紅包場,是他們的時空隧道;歌手們演唱的1930、40年代老歌,則是承載他們穿梭回到青春年代的翅膀。

幾經時光浪潮沖刷,老兵凋零,西門町歌廳(或現今紅包場)型態多次改變,客群不再以老兵為主,歌手演唱不再是那麼老的老歌;幾度在歌廳上演、登上社會版面的愛恨情仇,甚或恩怨糾紛,帶來負面意涵,讓一些歌手不願承認在歌廳演唱,不願承認進出歌廳的客人更大有人在。

西門町的歌廳從風光時期近二十家,演變而今僅剩三家;疫情之後,受到疫情衝擊的歌廳仍難回穩,在依舊青春洋溢的西門町已然成為「快被遺忘的模糊存在」。然而,歌廳在一般人印象的「八大行業」「聲色場所」之外,是否有其值得探討的文化意涵?在被視為西門町「次文化」之前,曾經歷過什麼?對老客人來說具有怎樣的特殊意義?在殿堂表演藝術之外,一般人眼中「又老又舊又俗艷」的歌廳演藝又能稱得上是藝術嗎?

本系列專題於疫情後歌廳復業之初開始記錄。從貼身拍攝一位歌手的工作與生活紀實為起點,採訪不同世代歌廳歌手、在歌廳進出六十年的老客人、文史工作者、歌廳研究作家、歌廳週邊業者,進而以紀實片、文字、影像不同形式融合呈現,深入了解西門町歌廳的當時與此刻、美麗與哀愁,試圖從中看見台灣時代縮影和社會變遷,同時探討歌廳處於Alpha世代的當下,此一日漸模糊的「西門町次文化」該何去何從。

更新時間 2024.07.31 15:27

更多新聞